前段时间,曾经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的《头脑特工队》出续集了,看完以后我觉得质量和立意不输第一集。其实早在《头脑特工队1》推出的时候,它就被誉为“心理科普”电影。 正好,最近我们的“教减VIP不焦虑陪伴群”里,有家长提出了一个问题,“该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放手的边界和尺度在哪里?” 我当时突然想到的就是《头脑特工队2》,看懂了这部电影,读懂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变化,你可能就明白应该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了。 1先回顾一下第一集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莱利的女孩,面对环境的变化,需要处理相应而来的适应期的情绪变化。 电影将人类最主要的5种情绪拟人化成乐乐、忧忧、怒怒、怕怕和厌厌5个小人,其中乐乐和忧忧是最重要的情绪,童年时期的情绪相对简单纯粹:开心或不开心。
第一集主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很多时候关于快乐的记忆都是发生在悲伤的经历之后,快乐与悲伤一体两面、相辅相成,不需要为了追求快乐而抗拒悲伤。 《头脑特工队2》继续聚焦莱利和代表她的各种情绪的小人们,此时的莱利已经十三四岁,马上要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学习环境变化,社交圈也发生变化,青春期女孩的心思、情绪更加复杂。 她头脑中的情绪控制中心也迎来了四位新伙伴—— 焦焦(代表对未来的焦虑) 慕慕(代表羡慕嫉妒恨,来自要融入同龄人的同侪压力) 尬尬(代表尴尬,背后是不自信、自卑) 丧丧(表面无所谓,什么都不关心,实则是一种自我保护)
(从左到右:尬尬、焦焦、慕慕、丧丧)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感,驱使莱利在面对选择的机会时做出了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
我联想到自己对孩子的观察,这个提炼实在太到位,青春期不就是被这四种情绪交互作用的阶段吗?! 2在《头2》中,莱莉已经步入高中阶段。她来到了新的环境,昔日的好友去了别的高中,她要寻找新的朋友,还要在冰球队里证明自己。环境改变,让她有些无所适从了。她要想方设法融入新的集体,于是“焦焦”领衔的负面情绪出现了。 挺有意思的是,可能在中国父母的眼中,莱莉是一个十分有自律的孩子,有上进心,早早就去训练,为了打好球,可谓想尽办法。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样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呢?这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吗?
可是,青春期的莱莉却非常不开心。 压力之下,她迎合新朋友,为了成绩,也不惜伤害老同学,差点做出突破道德边界的事情。最后在休息室里,惊恐发作,这也是焦虑症的典型症状。 我们看到的莱莉,即使没有父母的唠叨,她在青春期也会经历自我怀疑,“我还不够好”,当她面对未来的压力而焦虑时,她还可能引发其他的情绪:羡慕忌炉、尴尬、丧。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青春期孩子的状态,不理人,冷漠,遇到很多事都觉得尬。 焦虑并非完全不好的情绪。影片中,莱莉显然是十分自律而上进的,她会主动为自己在乎的事情而努力。如果这一点变为主动学习,估计我们中国的家长就十分开心了。
不要忘记,影片其实是在提醒我们:
上进、自律的背后,是焦虑在控制孩子的情绪。青春期,会隐藏“快乐”,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我们期许一个自律的孩子,也要看到孩子背后承受的痛苦。 3青春期孩子的痛苦,来自于焦虑,焦虑由于压力而引发。 所谓压力,是来自我们未知的、嫌弃的和惧怕的事物。 人类压力研究中心的学者索尼娅,把那些给生活带来压力的事,缩写为——N.U.T.S.(坚果) N 新奇(novelty,未经历过的事) U 不可预知(unpredictability, 预想不到却发生了的事) T 对自我的威胁 (threat to the ego, 安全感或能力受到质疑) S 控制感 (sense of control 感到几乎不能驾驭局势) 有压力的事真的是洪水猛兽吗?其实不然。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把压力归为三类(见《自驱型成长》):
1. 正向压力,它能促进儿童或成年人的成长,使之更能承担风险,并表现得更出色。例如准备参加表演的孩子,可能会有一点紧张,但最终还是会收获成就感,这种压力里有不安、兴奋和期待,是正向压力。 2.可承受压力。如果这个压力只是短时间加诸于孩子,也是可以增加韧性的。即使是父母离异、亲人离世、遭受霸凌这样的事情,只要满足几个条件,它也属于可承受压力。这些条件包括:孩子身边有一个能提供支持的成年人;孩子有时间从压力中恢复过来,这个事件不会频繁发生。
3.毒性压力。其被定义为,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应激系统被频繁或长期地激活。如果父母没有离异,却长时间地争吵,对孩子形成困扰;如在校园里长期被霸凌;又如因为成绩不好,长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指责批评,得不到成年人的庇护,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感。
当生活中只是出现了正向压力和可承受压力时,孩子的焦虑还是处于可控水平,只要有父母的支持(哪怕只有一方),与孩子积极沟通,给孩子时间即可,有时反而可以增加孩子的韧性。
在《头2》中,所幸的是,莱莉所经历的痛苦不长,而且父母也是开明,能够给予孩子支持的,所以莱利虽然有一定的惊恐发作,也通过自身的调整,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她也因此而成长为新的自我。
看到这儿,我想到中国的孩子,他们从幼升小,到高中,他们遭受到的压力、打击、伤害,难道只是正向压力和可承受压力吗?那些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压力,那些来自“别人家孩子”的压力,不是从小就开始了吗?这些慢性的、毒性的压力,正在侵蚀我们的孩子,这才是更可怕的。 4看完这部电影,家长会了解青春期孩子所有行为背后的情绪逻辑和心理逻辑。
所以,当孩子处于丧的、冷漠的状态时,这只是TA的防御机制被触发了。 此时,父母向孩子指出“你被丧的情绪支配了”,你不要躺平,这些说教没有意义。 父母需要的是跟自我和解,认识到孩子是启动了青春期的一种自我保护模式,不用急于逼迫孩子变得阳光,试图去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失控感,过了这个阶段,他们又会回到正轨…… 当我们学会这么开解自己,对孩子种种看起来不合情理的行为会变得能耐受了,冲突自然就会减少了。 影片的结尾是光明的,当所有情绪拥抱在一起时,我们也找到了控制焦虑的办法:焦虑并不可怕,它当然有着自己正面与负面的作用,只要各种情绪特别是正面情绪能有效配合,它就能发挥正向的作用。 除了心理描写,电影更重要的核心主题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青春期就是告别单纯的世界迈向复杂的世界的过渡期,每个人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遭遇到自我意识崩塌的危机,平稳度过青春期,就是去重建自我意识以及在变化中找到真正自我的过程。 ‌ 对家长来说,这部电影则像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让家长们进行自我反思,学会与孩子的焦虑和自己的焦虑和解。
‌看懂了这部电影,孩子青春期问题基本可以解决一大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