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许多人2024年的共同感受。 行业太卷了、公司裁员了、AI要来了、退休延迟了...唉,到底咋办啊? 我很懂你的这种感受,虽然每天都能随处看到各种励志事迹、成功案例、鸡汤文章。但似乎还是无法弥补这种焦虑。
因为,这些故事似乎和我们毫无关系。是,我知道他们很励志、很伟大。但我不是董宇辉、不是罗振宇、更不是雷军。我们没有盖世的口才、渊博的学识、透彻的洞察、明星的颜值。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没有多么高深的手艺门槛、普普通通的打工人。请告诉我,我该怎么建立属于自己的壁垒,追逐我梦想中的生活?平时,我们的文章,主要分享一些商业、管理方面的内容,很少聊到关于个人成长的话题。但今天,我特别想关于这个话题,和你分享一点我的心里话: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最现实可行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坚持做。然后,让我们一起等待时间的回报。这听起来很像鸡汤,却真真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因为时间,是唯一一种人人都可建立,并且一旦建立之后,就不可逾越的壁垒。其实,这也是我创办“刘润·进化岛”的初心。我希望通过这个社群,来为所有渴望成长的朋友提供一个“抱团取暖”的港湾。在这里,我们一起用时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特壁垒。
一旦你引入“时间”这个维度,很多事情,真的都会不一样。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我想把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分享给你,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从哪开始呢?按照国际惯例,从一个故事开始。
时间,是唯一无法逾越的壁垒为什么说时间是唯一无法逾越的壁垒?有何为证?我想给你说一个从万维钢老师那里听来的故事。万老师此前是一名物理学家,常年要与各类学术期刊打交道。猜猜看,假如你是一位科研工作者,想从国外学术期刊的官网,下载一篇“正版”科研论文,要花多少钱?答案是平均是30-50美元,也就是两三百人民币。请注意,只是一篇哦。一个月看下来,可能轻轻松松花掉几万块。这么看论文,根本没有哪个学者受得了。因此大多是由大学出面,向期刊包年订阅,供旗下的学者查阅。但这些大学要常年订阅大批的期刊杂志,费用高达每年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而且还在不断上涨。因此很多大学,甚至包括哈佛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都曾公开呼吁,实在受不了日渐上涨的期刊订阅费用了。
哈佛大学公开表示难以承担昂贵的学术期刊订阅费用
请你接着猜猜看,为什么费用会这么贵?是因为要给写论文的学者支付大笔稿酬吗?根本不是,科学家发表论文是没有稿酬的,而是反过来,你得向期刊交“版面费”——顾名思义,你占用了人家的版面,去宣扬你的学术成就,当然就得交钱。交多少?按页数交,每页几百美元。如果论文要用到彩色图片,还得另外加钱。好家伙,原来期刊这伙人是“两头收费”?那是不是审稿的过程,要用到大量费用啊?答案也是否定的,学术论文的审稿,并不是由一个编辑部来负责,而是采用“同行评议”。也就是由同一领域的科学家,互相评审,发现其中的漏洞与错误。他们有工资吗?基本没有。这是科研工作者作为“学术共同体”一员的义务所在,不仅没有报酬,还必须保证按时按量完成。甚至连对论文发表与否,有最终决定权的主编,也是几乎没有报酬的。因为能在重要的学术期刊担任学术主编,是科研人员学术地位的体现。科学家们看重的是这个位置的荣誉与权势,至于工资,都是由自己所在的大学来发。所以你看,一篇论文的诞生,从立项、科研、写作、审稿、发表、到最终阅读,几乎全部是科学家自治的结果。审稿人免费打工、作者付费发表、读者付费阅读。钱呢?最后全都被学术期刊赚走了,尽管他们在这个过程里,看起来除了牵线搭桥以外,什么都没做。万维钢老师说了一个数字,世界上最大的学术期刊公司,Elsevier,旗下有上千份期刊,每年的销售规模能达到数十亿美元,利润率高达40%。而普通的非学术杂志,利润都是从指甲缝里抠出来,最后利润率普遍只有5%左右。故事说完了,请问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天呐,太不公平了。凭什么?他们究竟凭什么赚这么多钱?公不公平,这个见仁见智。但凭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就凭两个字:声誉。 用时间累积而成的声誉。想想看,当你千辛万苦写出一篇论文,会希望在哪本杂志上发表?当然是在《Nature》或者《Science》这样最具盛名的期刊上。发在这样的期刊上,是对你科研水平的证明与认可,更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荣誉。并且,这是一种全世界所有学术同行都认可的荣誉。你说,这种荣誉,收费贵点,你会拒绝吗?你能拒绝吗?假如有一家街头小报来联系你:你看,《Nature》那么贵,有什么好发的?这样,你来我们这里发,我们不要钱。什么?不要钱也不行?那我们给你钱好不好,只要你愿意发,我们就付稿费。请问你会去吗?你绝对不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如果一个产品很好、但是很贵。那一定会出现功能没那么好、但更加便宜的替代品。但对于学术论文,这个规律是失效的。名声差的期刊,哪怕不要钱,甚至出钱补贴,我也不想往上面发论文。不仅没人看,更会让全世界同行看不起我。因为知名期刊的背后,是上百年的历史沉淀、是无数篇改变科学进程的顶级论文,是一位又一位的殿堂级大师。很多次要因素,都可以用钱快速买到。这种声誉,或者说声誉背后累积的时间,根本没有替代品。只能靠时间慢慢积累,别无他路。并且这种壁垒一旦建立,就几乎不可摧毁。类似的现象,还发生在很多别的领域、比如大学,清华北大、哈佛耶鲁。为什么能让全国乃至全世界学子趋之若鹜?答案也是时间积累而成的声誉。比如奖项,为什么全世界的学者,都把获得诺贝尔奖,视为自己一生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也是因为声誉。假如你说,我有很多很多钱,可以把奖金数字开到你想象不到的天文数字。我也想做一个奖项,能比肩甚至超越诺贝尔奖,做得到吗?做不到。假如你真的想做,先干100年再说。容颜会老去、知识会过时、财富会消散...很多我们自以为的壁垒,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壁垒。时间,只有时间。时间建立起的壁垒,是唯一一种无法逾越,也不可能逾越的壁垒。
加上时间这个维度,一切都会不一样当我想明白了这个逻辑的那一瞬间,我看待这个世界,似乎突然有了一种“通透感”。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究竟该怎么做?那句答案,竟然如此清晰可见的浮现在我的眼前:找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坚持做。然后,一起等待时间的回报。生活中的许多烦恼,一旦套上“时间”这个维度,瞬间就会豁然开朗。这么说你可能还是不信,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找工作。这几年,数不清多少人来问过我,我是做这个工作的、我是做那个工作的,我们工作究竟还有没有前途?会不会被AI取代?加上“时间”这个维度,再看看呢?判断思路竟然如此清晰可见:随着时间的前进,你究竟是会越来越值钱、还是越来越不值钱?如果是前者,那时间,就像在帮你建立一道牢不可攀的壁垒。当你人到中年、甚至老年,你积累的优势,将是后辈们无论如何也难以企及的。“35岁危机”这种概念,对你而言将根本不存在。是的,35岁危机的本质,就是没有成为时间的朋友。比如,医生、律师,是最典型的两个“时间的朋友”行业。我们去医院看病,总希望找那些年纪大一些、看起来经验丰富的老医师。而不是一脸稚气、刚毕业没几天的年轻医生。律师更是这样,我们看那些欧美电视剧,从律师到法官,经常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年纪越大越值钱。刘晗老师说,法律圈内部有一句话,叫“神童不学法”。一个神童,他可以是物理天才、商业奇才,但是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法律天才。因为法律,就是需要漫长的经验与阅历的积累。你让一个22岁刚刚毕业的天才少年,去代理离婚官司,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理解什么叫“夫妻感情破裂”,没有经历过,那就是没有经历过。再比如,厨师。最顶级的厨师,一定是历经风雨的老师傅。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在日本,几乎每个餐饮品类,都有被称为“XX之神”的代表性名厨。你可能听说过“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但你可能不知道日本还有“拉面之神”山岸一雄、“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煮饭仙人”村嶋孟...当然,近些年很多人都在批判,说这是在“造神”。快100岁的人了,嗅觉细胞都死了一大半了,味觉也严重下降,怎么可能做出最完美的食品?但为什么小野二郎的寿司店还是门庭若市,想吃顿寿司甚至要提前几个月预约?带上时间这个维度,你会发现答案特别顺理成章:因为他做的最久啊!他今年99岁了,做了快80年的寿司了,哪怕不是最登峰造极的味道,但你难道不想尝尝吗?还有一个判断思路,是随着时间的前进,你这个行业,究竟会不会肉眼可见的、不可逆转的繁荣?一旦你代入这个视角,一些传统观念中有点被“看不上”的行业,都会无比有前途。比如,保险。所有人都知道,老龄化一定是大势所趋,这个趋势不可逆转。那只要你进入这个赛道,不管做什么,随着时间的积累,你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值钱。保险,就是老龄化趋势中的重要赛道。再比如,销售。所有人都知道,未来一定是生产越来越大于消费。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把东西“造出来”再也不是壁垒,把东西“卖出去”才是壁垒。“把东西卖出去”的能力,在未来将越来越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稀缺。保险和销售,一定是“时间的朋友”。几十年从业积累下来的经验、人脉,将成为后来者难以逾越的高墙。你看,这就是用“时间”去思考的力量。反面例子呢?我们也举几个。比如运动员、比如靠颜值吃饭的流量明星小鲜肉。这很好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会下降,颜值会衰落。甚至是程序员,这个传统观念里的高薪岗位。计算机界的新技术、新语言层出不穷。一个程序员目前的技能,拿到20年后、10年后、甚至5年后,将注定会过时。程序员这个岗位,必须不断奔跑,才能停在原地。而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的体力、精力、学习能力,必然在走下坡路。所以,同学们,虽然我就是做计算机出身的,但我不得不说,程序员这个行业,它不是“时间的朋友”。这也是为什么“35岁危机”这个词,在程序员群体里特别常见。你看,原本复杂的问题,加上“时间”这个视角,一切竟然都变得如此清晰。找一个能随着时间积累的行业,然后一直做,一直做,不断积累,日拱一卒。这或许就是所有焦虑问题,共同的标准答案。
经过时间筛选的方向,就是“大体正确”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再看看那句话:找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坚持做。然后,一起等待时间的回报。你可能还会冒出来一个问题:坚持的力量我知道了。可是,什么叫大致正确的方向?其实,问题的答案还是时间,真的特别简单:你相不相信那些历经时间考验、穿越漫长岁月、已经被无数次验证过的底层逻辑?比如,在商业的世界里,至少有这么两个逻辑:1、交换。世界上,有两种生意人。第一种,打心底里相信,你的每一分收入,都不是“赚”来的,而是“换”来的。你想赚到钱,一定得是你向对方提供了价值,比如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对方从完全平等的角度,给你相应的金钱以做“交换”。换句话说,这世界上所有好的东西,想得到它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第二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捷径”,相信一定有单方面索取而不付出的方法、相信一定有用某种方式占个便宜的捷径。如果你整天想着怎么样不用付出,也能得到,那就是在违背这条基本逻辑。如果你想着怎么不给别人东西,能从别人拿到钱,那就等于骗子。2、效率。交换效率一定会越来越高、中间环节一定会越来越少,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如果你整天想着,我垄断了所有的信息,所有人明明可以跳过我这个环节,但就是必须从我这里走一道,让我赚到这个信息不对称的钱。那就是在违背这条基本逻辑。带有这种思维,你就会放弃很多短视的商业行为。比如,2022年上海疫情那段时间,我被封在小区里,怎么办呢?总得找点事做啊,于是我线上播了34天的“开封菜”,每天向一位我尊敬的老师请教。顾名思义,持续学习、期待“开封”。当时,视频号正在高速发展期,每天官方都会送非常可观的“流量券”,把流量券投在某一场直播上,就能带来巨额的公域流量。而我们竟然做了一个决定:所有的流量券,我们全都扔掉不用,就让它浪费掉。这个决定让负责视频号的很多伙伴,都觉得不可思议、无法理解。实在太心疼了,这么多的流量,就这么白花花的扔掉吗?没错,后来我们达成了共识,就让它这么白花花的扔掉。为什么?因为流量券带来的那些流量,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大量的这类流量,会带来“虚假的繁荣”。看上去,我们的直播间欣欣向荣,数据屡创新高。但实际上,没有留存。怎样才有留存?只有我们直播对聊的内容,对你产生了真正的价值,让你发自内心的、自愿的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这样带来的转化,才有真正的价值。这34期的“开封菜”内容,如今在进化岛上,你都能看到。你看,这就叫大体正确的方向,然后用坚持的力量,持续做下去。
上帝给我们每个人都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就叫坚持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读者,他们会“谬赞”我。可能会夸我聪明、夸我有见地、有洞察。说实话,我经常会非常脸红。因为我见过真正的聪明人、真正的战略家什么样。和他们相比,我差的真的太多太多,需要用一辈子去学习。但是,当别人夸我一件事时,我从来不脸红。那就是勤奋。但凡有人夸我勤奋,我可能会暗自一高兴。嗯,这个我担得起。每年,我都会花将近180天的时间,去出差、去探访、去请教,去看看这个世界上最有创新力的企业长什么样、最有活力的创业者什么样、最新的社会趋势什么样。同时,从今年年初开始,每天晚上,我都会坚持在进化岛上录一节“日课”。把我这一天里最新鲜的收获,分享给所有岛民。用输出倒逼自己的输入。无论工作到多晚,都不间断。比如,今年6月的“问道全球”日本站期间,我每天早上8-9点出门,晚上8-9点回到酒店。用3-4个小时,把这一整天的收获,光速整理成文章,在第一时间带给公众号所有读者。写完文章,再带着新鲜热乎的感受,录成当天的日课,发布在“进化岛”上。等忙完一切,通常已经凌晨一点,睡觉。然后8点再起床、出门,如此循环。
再比如,7月14号这一天,我拜访了2位“命都不要”的创业者: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凯乐石创始人钟承湛。小鹏汇天,他们以“城市空中出行”为目标,什么意思?你可以粗略理解成,他们希望做出一台“智能电动飞行汽车”,你可以像如今开私家车出门一样,坐着它飞上蓝天。天呐,这真的是只有科幻小说里才见过的情节,竟然有人在现实中努力实现它。为了做飞行试验,赵德力多次坐上自己研发的飞行汽车,飞到8米的空中。想想看如果被螺旋桨打中,或者出现故障掉落下来,那真的要“死无葬身之地”。钟承湛,从小就是极限运动的狂热爱好者,为此他创立了户外运动品牌KAILAS凯乐石,将自己的热爱作为事业本身。但不幸的是,2013年一次滑雪过程中,钟承湛重心失控,整个人重重的撞在了树上。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脊柱受损,下半身瘫痪。下半辈子,将注定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天啊,对于一个视户外运动于生命的人、一个户外运动品牌创始人。下身瘫痪,这是多么巨大的打击?但他却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热爱,再难的路,他相信都有解决方案。于是,他专程前往德国,寻访名师。最终,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学习“坐式滑雪”的人。
那天我问他,你后悔那天的滑雪吗?你觉得这一切值得吗?钟承湛说,没有什么后不后悔、也没有什么值不值得。你明知道的这些东西是在冒险,但你依旧选择去做。那当概率降临的那一刻,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段经历,我也完整分享在了那天的日课里。这些人,疯狂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但走到最后,没准真的是这些人改变了世界。有这些人在,真好。
还有,7月底,我带着五十几位企业家、创业者,去到四川西昌的小相岭,做了一场为期3天的徒步。徒步的第一天,走了11公里。出发前,很多人说11公里看起来好像没有很难,平时在健身房慢跑,5公里半个多小时就跑下来了。一整天时间走11公里,算得了什么?但当第一天结束,大部分第一次徒步的伙伴都说,只有亲自走过才知道,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在山里徒步,有海拔、有上下,你要越过溪流、翻过巨石。中途会摔跤、会疲惫。假如没有向导,甚至可能会迷路。而这次徒步,其实只是一个开始,攀珠峰、戈壁徒步挑战赛、骑行中国,那才叫真正的困难。
在总结的时候,我问那些组团参加的创业团队们,有什么感受?很多人都说:当你面临了真正的困难,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会淡然应对。“这才哪到哪?” 在进化岛里,这样的分享、思考、总结,我每天都在做。
哪怕工作再忙、回家再晚,这份日课,我也一定不打折扣的做完。这是我对所有岛民的承诺,更是我对自己的承诺。同时,我还会请教高人。我的“进化者”和“轻访谈”栏目,在争取每周都访问到一位有见地的商界认识,用我的提问,挖出他的毕生所学。所有直播的录像,也都在“进化岛”中,供我和岛民无限次回看学习。
每个月,进化岛上还会组织大家一起共读1-2本好书,岛民们都会把自己的收获,持续分享在岛上,甚至配上了让我都自愧不如的思维导图。我觉得,这种坚持真好。上帝给我们每个人都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就叫坚持。经常有人问我,这么过日子,你不累吗?其实我很乐在其中,因为我心里深知,我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收获。我其实一点都不忙,只是时间不够。
前段时间看得到3位创始人的10周年直播,看到一个细节,让我特别有感悟。今年的跨年演讲结束后,回酒店的路上,脱不花对罗胖说“罗胖,今年肯定还会有人骂你,但是明年我估计就会少很多。”为啥?是明年有什么锦囊妙计吗?当然不是。脱不花说,道理很简单,因为明年就是跨年演讲的第10年了,你跨年演讲好也罢,歹也罢,你每年都在。疫情期间你也在,没人听你也在,万人空场你也在。就算我年年骂你,10年下来都该骂累了。行,你能做10年,而且还要再做10年,兄弟我佩服。这句话,真的,触动到了我。半途而废,是大部分人坚持下来的唯一一件事。成功的路上从来都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相信时间的力量,用时间构建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壁垒。这或许是这个变革时代的我们,唯一能做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我相信,你也可以。所以,我想再一次真诚地邀请你,加入我的“刘润·进化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