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回复: 0

这场代表高考命题新方向的考试,数学题太难把考生“气笑”,高考风向又要变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1 08: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想到,在应试教育下,除了高考广受关注,连高考模拟考试也能引起巨大讨论。
前些天,2024年高三九省联考成绩陆续公布。这次九省联考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参加省份有河南、安徽、江西、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甘肃、新疆。其中,语数英三科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据说代表了未来高考改革的新方向。
其实就在考试结束不久,数学科目就因为难度大冲上了热搜。广大网友的评价是,数学压轴题难出天际,被“气笑了”。


专业士则评价,简单题很简单,难题有竞赛味。也有人说,最后一道大题大家都做不出来,除非提前学过大学数学。
我认真研究并刷了一遍这套卷子后,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这种认知非常不正确。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杂音,别因焦虑看不清形势,最后沦为韭菜。

01
首先,还是回到我的老本行数学,一起看看今年九省联考数学卷的压轴题。



这道题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叫离散对数,它是数论密码学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工具。


题面已经给出了离散对数的定义以及数论中用到的相关定理,要求证明离散对数的一种性质,这个性质又完全可以类比高中数学中对数的性质。
大家可以翻一下高中数学课本:对数的和等于乘积的对数,这是课本讲解的对数的性质。



很多人都认为,这道题超纲了。
实际上,这道题的解题特点,就是把高中课本里证明这一对数性质的过程,重新思考一遍,即都是变对数为指数(见上下图的红框部分),如果课本中“建构知识”的方法你吃透了,面对这个题目,你自然能做出来。

打个比方,图纸已经给你了,现在只是换了材料,你能不能建构出新的大厦?未来就需要你有这种“灵活运用”知识,并非能够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过去我们高中是怎么学对数的呢?
学完对数性质后。套用公式,疯狂刷100道题、1000道题。
可是,通过刷题建立的,并不是数学思维。学习如何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应用课本上已有的对数性质的推导过程,发现新的知识?这才是思维的升级,这才叫创新能力
这在严格意义上根本不超纲,因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已经在高中数学课本中演示过了,建构的基石也在题面中给出了,请问哪里超纲?
详见我以下推证过程。



(作者注:估计,大多数的朋友都看不懂,或者已经还给老师。没关系,我只是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现在的出题趋势)
但是,对于习惯从小学开始刷题的孩子,这种“不超纲”更可怕。
因为,在旧的学习模式下,我们的中学生很难有机会学习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为什么我说“刷题”无用?不仅拿不了高分,未来还会被AI打败。
因为在已经建立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人工智能的刷题能力比人类强1万倍
只有在未知中探索、建构新知识体系,才是人类特有的创新,目前人工智能还替代不了。
未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正是具有这种创新能力的孩子。

02
又有人说,既然前面说的“离散对数”是大学才学的内容,是不是要让孩子提前学习大学数学?
这种方向更错了。
要知道,高等数学的分支可不止数论,还有图论、拓扑、几何、组合数学等等。随便拿出一个分支,都可以让一个有数学思维的孩子,在新的概念下进行推证。
我大学学了7年数学,涉足的分支还不超过当前数学分支的5%,请问一般的高中生,怎么可能超前学完大学数学?
新的命题趋势,只是期待孩子拥有,用高中的知识体系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即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靠什么培养呢?
坦白讲,我认为数学思维主要靠发现
有些孩子对利用数理逻辑建构新的抽象体系极为敏感,并乐此不疲,这就是我们要选拔的人才。
没有这种天赋的孩子,当然也不是没有希望和未来。大多数音乐家、画家、作家,也没有过人的数学思维,不也一样是国之栋梁吗?
所以,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孩子,而不是培养孩子,尤其不能靠刷题、超前学习等方式来培养。
过去我们的社会需要大量工程师、程序员,你通过题海战术进了数学系,毕业后找个编程工作,也能有不错的生活,不用担心失业。
如今工程师、程序员已经慢慢过剩,整个社会更需要的是底层创新人才。即便你通过百倍的刷题量刷进了985,毕业后能挺过人工智能的冲击吗?大概率还是“毕业即失业”。
这样的投入既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又影响家庭财务健康,到头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03
说到这里,我又想聊一聊“清华博士”李一舟了。
如今人工智能来势汹汹,大家都被焦虑驱使,希望通过“李一舟”们的AI课学习新的知识。
我的确认同大家应该学AI,但就像我们在2000年左右学习操作电脑一样,我们应该把AI当作一种新的工具来学习,目的是让自身既有的优势变得更突出。
比如说,如果你是有抽象感情表达能力的人,你可以利用AI迅速画出符合你的瑰丽想象的画面,可能就不用耗费10年苦苦打磨素描技巧了;
如果你是拥有过人的数学思维,你可以通过AI迅速查阅前人已有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尽快找到新的尝试路径,这就是菲尔兹奖得主、华裔数学家陶哲轩现在所做的事。


当然,前提是你需要在某个领域比AI强。
AI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我们过去从小培养的刷题能力。如果你已经拥有一项强于AI 的核心能力,AI的强大算力无疑能让你如虎添翼。从这个角度,我们当然应该学习和了解AI。
至于李一舟的199元AI课是不是卖贵了?也不能说贵,只不过课程太水。毕竟这只是一个清华美院博士教你用AI绘图的课程,只涉及AI的一个应用场景。泛AI的内容要想做深刻,就要看他背后的团队了。
要想看清当前趋势,帮助孩子在人工智能时代找到一席之地,作为家长我们都要提升认知。提升认知不是学习具体的知识或者操作,而是学会一整套在人工智能时代,拨开层层迷雾,发现孩子潜能和优势的方法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4-12-22 22:09 , Processed in 0.0675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