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回复: 0

儿子突然“火”了之后,聊聊孩子的松弛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5 10: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我儿子忽然在初中和高中的家长圈里火了一把

一个教育博主,在他们高中校园门口随机街拍,说让学霸聊聊自己的日常生活。结果,无意间访问到了我儿子这个“伪学霸”。他读的是这所重点高中的国际部,和公办重点其实是两所学校,只是在同一个校园上课而已。我儿子“情商”较低,就说我“没报华附报的是省实”啊。又笑容灿烂地说,我不卷啊,我身边人也不卷,只是别人卷,可能我们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当然可能是被剪辑过后的效果。他的访问截图在我们的家长圈里火起来了,纷纷给我和他妈发来“贺电”,说这个孩子很可爱很松弛。我原来也没有去总结思考过这个问题。对比了这个街访的其他孩子,可能大家感觉到他松弛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从小就没有把——传播正能量——这样伟大的使命压到孩子身上。他说话的时候,没什么“意义感”,也不会迎合采访者,去说一些套话、空话,而是真实地表达自己。我想,这是我和孩子妈比较一致的教育理念。正能量不用去把它总结归纳出来,要自己在成长中慢慢体会。儿子身上,确实有点什么都不在乎的感觉,什么都敢说,什么都不着急。这可能与我们逐渐调整出来的,不着急的教育心态有关?我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大家唠叨一下。

中考前半夜看球?你答应不?先说一件比较离经叛道的事。

今年六月份中考,中考前不到一个礼拜,他最喜欢的球队曼城要参加欧冠决赛。中考前,凌晨3点一定要爬起来看球赛,你说答应不答应?你说我们当时很愿意吗?那肯定是不太愿意的。中考、高考,人生大事,怎么能够还熬夜看球不复习功课呢?不过,我们想了一下,作为过来人,我们知道,中考前一周的复习,对成绩的提升是有限的,只是增加一点紧张感、仪式感而已。在这种没意义的事情上强调形式上的紧张感,无非就是增加了亲子关系的不松弛感。这事看开了也就无所谓了。我们说,你想看就看,但是早点睡觉,不要影响明天的学习。他为了自己能够爬起来,定了一个“鬼叫”的闹钟铃声。我们半夜都能听到隔壁屋传来凄厉的鬼叫声。他真的爬起来,完整见证了曼城夺冠,很高兴。
记笔记的好习惯?抱歉,从来没有!还有一些家长就觉得,孩子的成长、学习、生活,他应该养成好的习惯。
我当然认可。但是好的习惯是不是一定是统一的习惯?把人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统一标准,会带来很大的紧张感。向谁统一?那一定是向最乖的孩子统一。比如,现在都盛传清华北大的学霸笔记,那笔记确实干净整洁。可是,儿子记笔记的状态,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每个学期开学时,下决心这个学期我要好好记笔记,为每科准备一个笔记本。到了这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个笔记本就签了个名,最多用两页,一般第一页都记不满。于是,我们家被他签过名的笔记本有几十本,全部留下来当妹妹的草稿本了。如果这个世界上,非要存在一种标准化的学习习惯的话,你一定不能说,这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标准化的学习习惯吗?大家回想一下,成长过程中是不是见过很多这样的同学?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主要功能就是给别人复印。好好记笔记,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代表的是什么能力?它代表的只是记笔记的能力,好像也没有代表什么别的、更加有延伸性的能力了。一个人能把东西收拾得很整齐,这是一种能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屋能扫,就一定能够扫天下吗?好像真的不见得。懂得整理收纳,当然是个好的生活习惯,未来带可以以此为职业。但非要把这样的标准化的生活习惯套到每个人身上,就很不松弛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和有洁癖的人相处,是非常不舒适的事情;同理,如果家长是生活习惯上的完美主义者,孩子肯定也是不舒适的。如果一个孩子前一天晚上 8 点钟回家,第二天早上7点钟去上学,在这家里的这几个小时,你每隔 20 分钟都纠正一下生活习惯,孩子在家里他哪来的松弛感?我们也观察过儿子,他上课时能把老师讲的知识迅速消化,他在用脑子来记笔记。但是,你非要他把老师讲的内容记下来,对他而言,难度要加3倍。你要求他笔记记好一点,骂他、逼他,可能会提高点分数,但是这个投产比就显得不是很高,这带哪来的松弛感?养成好的习惯的大的原则没有错,但是不需要去迷信:标准化的习惯适合所有的孩子。



粗心做错题又怎么样?

再讲讲学习的问题。
孩子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学分数加减法,可能学的不熟,可能上课考试粗心,成绩出来不太好。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经常这样评价你的孩子,怎么这么粗心啊~~做事要认真,要改变粗心的习惯,简单题目也要能够完全掌握。另外一些孩子呢,就是简单题能做,但难题做不出来。那不行,要去补课。这就是要让所有人,在同一时刻都达到一个标准进度。

既要不粗心,又要能解难题。

注意,这种不松弛感是双向的。当你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达到统一标准的时候,也就杜绝了孩子在某一个领域能够超越这个阶段的可能。孩子不断地要达到你所谓的标准,在一种很不松弛的情况下,他就没有时间探索,我在哪一个领域能够超前。
我儿子认真做一张手抄报要3个小时,经常一个假期要做几张,我要不要让他认认真真做好每一张?要不要让他刻意加强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的做法是,你自己选择做3个小时,可以;你选择20分钟随便用铅笔应付一下,也没问题。你自己决定。做手抄报很慢,但他学起数学来就很快。小学时,一个晚上可以看完一个学期的数学课本,然后去参加考试评估。
他是很不标准的,我想每个孩子都不是标准体。如果你希望他既具备做漂亮手抄报的能力,还要具备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你就不可能松弛,孩子也不可能。他的优势也无法挖掘出来。

作业一定要写完?在这个时间要求上,我们成年人干什么事都要求有deadline,你要有一个截止日期。我们都是为了 deadline 而活着,这是我们的死线,它是不能后退的,发际线是可以不断后退的,这成了我们的共识。我们希望,这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也强加给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真的有那么多的 deadline 吗?今天晚上作业必须写完,这是我们小时候的共识。真的有特殊情况,不写完又如何?我记得,小学时候,孩子妈妈经常晚上带他去看演出,回来都10点多了,直接发个微信给老师,说明一下情况,明天补交。老师也爽快地说:“没关系,赶快去睡觉。”我们对于 deadline 的紧张感,是守恒的。也就是说,你什么事都设deadline,重要事情 deadline 的重要性就体现不出来了。
最后说几句——

孩子松弛感,当然不来源于家长无底线的溺爱。

我要用我的方式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有规则的,同时这个世界也是有弹性的。

这个世界人和人之间是要讲究利益的,但是人心也都是肉长的。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四四方方的,紧紧张张的人际关系中,而是在一个充满弹性的现实世界。当然,你说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是一定会生根发芽,助他长成苍天大树,还有待论证。我想,就算未来他的成长不如预期,这种松弛导致他遗失了某些机会。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们个人的视野不够,没有办法让孩子在松弛中真正的识别、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我宁愿自己卷自己,给他更多的视野,带他看更大的世界,好过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在跟他相处的短暂时光里,把亲子时光变得战战兢兢、循规蹈矩,把所有事情变得紧张而没有弹性。我想,这可能是我尽可能会坚持的一种教育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4-9-20 05:46 , Processed in 0.0692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