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回复: 0

026|年终奖,到底怎么发更管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 08: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者,你好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韩国现代石油公司,宣布给员工发放120个月薪资的年终奖。第二个是,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针对在小行星上建造太空城市,开展初步研究。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这个话题估计没人不关心,年终奖。就在前不久,韩国现代重工旗下的现代石油银行公司宣布,要给员工发放120个月工资的年终奖。一看这个数,好多人就坐不住了。再仔细一看,类似的公司居然不止一个。比如,三星,芯片部门的年终奖,据说能达到18月。再比如,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海运公司,叫长荣海运,年终奖大概是50个月。好多人就说,看看人家的公司。也有人说,芯片和海运都属于周期性行业,有起,早晚也有落。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看看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首先,是不是周期性行业,有没有起落,咱们先不说。至少人家眼下这个数,就足够让人羡慕。但是,作为一个爱学习的人,你也知道,光羡慕不行。关键在于,咱们得从中学到点什么。今天,我想借着这个话题,跟你聊聊年终奖,它作为一种激励工具,到底应该怎么使用?假如你是管理者,这能帮你更好地带团队。假如你是一线骨干,这或许也能帮你更清楚游戏规则。

到底应该怎么发年终奖?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是混沌的组织管理专家钱滔老师,里面提到了这么三个重点,我觉得很受启发。

第一,年终奖到底是不是越高越好?过去我们都觉得,年终奖越高,员工积极性就越高。但是这篇文章告诉你,也不全是。你的年终奖是不是越高越好,这件事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平时的基础工资够不够牢靠。在人力资源的定位里,收入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叫保健因素,相当于一日三餐,不吃就死人。对员工来说,平时的基础薪酬就属于这个保健因素。而第二类,叫激励因素。相当于水果,你不吃也没事,但是吃了,你生活的品质感会提升。年终奖就属于这一类。只有先把一日三餐搞定,饭后水果才有意义。说白了,年终奖奏效的前提,是日常薪酬先有保证,而且设置上要奖惩分明,足够合理。

你看,好多初创公司没准都想着,公司刚成立,大家先吃点苦,等年底赚钱了再发一笔大的。人力资源管这种激励方式叫高风险激励。也就是,兑现时间长,不确定性高,有点富贵险中求的意思。但这样的风险,大多数人其实冒不起。你想象一下,有人聘请你当高管,承诺你平时给20%的薪酬,剩下的80%年底看业绩算。你会感觉到被激励吗?

第二个重点是,年终奖发多少算多?其实,这个答案我们仔细想想就知道,要看大家的预期。只要超出预期,就算多。但问题是,预期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计算?又该怎么管理呢?

在这里,向你介绍一个工具。注意,这个工具本来不是用来管理团队预期的,而是用来做人才激励的。但是,假如用好了,预期自然也就被管理起来了。这个工具叫MPS方程式,是哈佛大学的组织心理学专家理查德·哈克曼早年提出的,已经在人力资源领域被使用了几十年。

MPS方程式,最初的作用是用来计算激励潜能分数,也就是,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励出员工的潜能。这个方程式列出来是这样的。

激励潜能分数=(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 )÷3 ×工作自主性×反馈

看起来好像名词很多,其实并不复杂。这里面一共就五个要素,每个要素跟激励作用都是正相关,越高越好。比如,员工的技能越丰富,任务越是能够闭环,任务越重要,以及他在执行过程中的自主性越强,都能对员工形成激励。但是,钱滔老师特别提醒,在这五个要素里,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最后一个,反馈。注意,这里的反馈,指的是绩效性反馈。也就是,某个特定的指标维度上,你的表现到底怎么样?好多管理者平时都喜欢用,挺好、不错、辛苦了,这就特别容易给人造成误解。员工会觉得自己干得挺好,对年终奖的期待就特别高,一旦少了就受不了。

因此,关键是要在平时的每个任务结束,或者每个小工作周期结束时,给员工一个绩效性反馈。也就是,这件事的评价指标是什么?是流水?是影响力指数?是成本控制?先确定评价维度,再给反馈。这么一来,公司和员工之间,针对平时表现,就能积累出一个共识。这不仅能激发员工潜力,更能让公司知道员工对自我回报的预期。基于这个预期,年底再发高出一点的年终奖,激励效果就很明显。

这篇文章的第三个重点是,发年终奖的钱,到底从哪来?按照我们通常的想象,肯定是从利润中来啊。但是,事情没这么简单。关键要看,你的公司所处的阶段。

假如公司处在已经盈利的快速发展期,这个奖金就可以从净利润里面出。比如净利润1000万,拿出20%,200万作为奖金。但是,假如公司已经进入了加速增长期,也就是市场极度利好,增长的加速度越来越快,几乎都可以躺着赚钱了。这时公司就更适合把超额利润,也就是超出预期利润的部分,分出一定比例作为年终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员工时刻都动起来。就算能躺着赚钱,你也不能真躺下。

最后,跟你分享一个,关于奖励设置逻辑,我听到过的最通透的一个解释,来自教育家,也是组织变革专家,沈祖芸老师。沈老师说,对管理者来说,设置奖励的最高原则其实不复杂,核心就一条,叫,你想要什么,就奖励什么。注意,不是什么正确就奖励什么。正确的事多了,每天早来一个小时算不算正确?每天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行业知识算不算正确?假如奖励正确,那么这个奖项的设置,理论上可以无穷多。关键在于,你这个组织想要什么。比如,今年公司重点是新业务,就把针对创新的奖励权重加大。假如今年重点是产能,就把针对工作量的权重加大。这是一个设计激励制度的总体逻辑。你想要什么,就奖励什么。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美国太空新闻网站space.com上刊登了一个研究项目,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题目叫《像科幻小说一样在小行星上建造太空城市》。它讲的是,假如未来人们要去太空找栖息地,小行星是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人家可不仅是说说而已,而且还做了不少功课。比如,小行星表面不安全,得把内部挖空,里面适合居住。再比如,很多小行星不是一整块坚硬的石头,而是聚在一起的碎石堆。挖空之后,会向太空飘散,没准会变成小陨石。怎么办?项目就设计了一种超轻碳纤维做的网兜,把小行星碎石兜住。他们还专门算了一笔账,说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就可以扩展建造出一个57平方公里的城市。怎么样?感觉是不是有点科幻?

好,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其实,把科幻故事搬进现实,这件事很多人都做过。但是大多是娱乐属性大,实用性不强。这点上我可没冤枉他们。

比如,美国有一个工程师,叫詹姆斯·霍布森,前几年就模仿《星球大战》,把里面那把激光剑给做出来了。注意,不是模型。人家做的激光剑,用的是如假包换的高温等离子束,是真能切断金属的。

再比如,Meta旗下有个VR设备公司,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叫帕尔默·拉奇,Meta的头戴VR设备就是他发明的。2022年,他就做了一个头盔,叫死亡头显。死亡可不是比喻,而是真能死人。这个头戴显示装备,专门用来玩一款叫做《刀剑神域》的游戏。你知道这个头盔有多离谱?它里面居然真的装上了小型炸弹。只要游戏里的玩家死亡,这个炸弹就爆炸。现实里的玩家跟着一起玩儿完。你就想想,这东西谁敢用?

你看,是不是没冤枉他们?很多把科幻搬进现实的发明,它更像行为艺术,实用性不大。

而今天之所以要谈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我发现,也有一些研究,看起来很科幻,但是,它不仅仅是为了好玩,而是已经开始具备一点实用性。

比如,有一帮研究机器人材料的美国科学家,把蜘蛛尸体做成了能抓取东西的软体机器人,成果发布在《先进科学》杂志上。你看,这像不像《科学怪人》的情节?其实具体的原理并不复杂,蜘蛛的腿部是靠液压来活动的,即使死了之后,只要人为给它加压减压,就能让它重新动起来。业内很多人觉得,这没准给机器人材料提供了一个新方向,就是生物肢体。当然,虽然有实用性,但怎么想还是有点惊悚。

再比如,2022年10月,一个研究合成生物智能系统的研究团队,培养出了会打乒乓球的“盘中大脑”,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咱们都知道,“缸中之脑”是一个很有名的思想实验,也就是让大脑脱离身体,独立思考。这回,科学家们的做法是,把80万个脑神经细胞连接在培养皿的电极上,再和打乒乓球的电子游戏连起来。他们发现,经过十来个回合的训练,这盘神经细胞就能把乒乓球打得有模有样。接下来,脑细胞可能还能学会一些更复杂的操作,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生物智能。

再比如,卓克老师在他的《科技参考》里介绍过这么一个研究。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把一部分人脑细胞移植到大鼠的脑中,让这个大鼠长出一个混合脑。具体过程是,把人类干细胞培养成的组织,移植到老鼠的大脑皮层中。结果发现,人脑组织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越长越大,占据了老鼠大脑的三分之一。甚至还和鼠脑建立了连接。比如,吹动老鼠的胡子,它大脑中的人脑组织,居然也有反应。再比如,在老鼠喝水时刺激人脑组织,居然能让这个老鼠形成反射回路。你只要再刺激这个区域,它就又会找水喝。这个研究未来能做什么还不好说,但很多人都觉得,就算没有最终产品,这个研究过程,也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大脑。

再比如,我们再往后退一步,会发现人类科技史上,有很多技术,都是从科幻作品里走出来的。比如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电动潜艇,《从地球到月球》中的登月航天器,后来都成了现实。再比如,《星球大战》中的3D全息投影,《沙丘》中的小型无人机等等。

举了这么多例子,说的其实都是一件事儿。人类发展前沿科技,本质就是在不断跨过想象与现实的界限。最后,借用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里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渐进是创新最大的敌人。换句话说,在创新这件事上,有时就需要一点脑洞、一点意外、一点跳跃感。

明天就是春节了,在这里,跟各位同学分享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过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意思是,人每往前走一步,境界就要高一层。在这里,也祝各位同学在新的一年,找到属于你的新的一重天。

最后,代表《得到头条》团队给各位同学拜个年,希望我们一起在这一年里,见更大的天地,做更好的自己。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撰稿:李南南、马慧
讲述:李南南
轮值主编:马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4-9-17 04:34 , Processed in 0.0639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