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2|回复: 0

冯小刚,“消失”在春节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30 0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满江红》火了,年过70的张艺谋也迎来了创作的巅峰。 陈凯歌上完综艺,又开始忙着扶持自己小有名气的儿子陈飞宇。 这些年,“中国内地三大导演”里,唯独冯小刚没一点儿动静。 曾几何时,冯小刚一举开创了“贺岁片”的先河,“冯氏喜剧”给底层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多欢乐。

● 电影《甲方乙方》

但这样的“冯氏喜剧”,在近些年的春节档,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冯小刚怎么了? 谈起冯小刚这个人,绕不过几个标签:“直率”、“拧巴”、“大炮”…… 从和王思聪的撕逼,到跟崔永元的骂战,围绕冯小刚的八卦,一度盖过了他的作品。 可20年前的冯小刚,还不是一个喜欢“开炮”的人。 那时的他懂得妥协,善于自我保护,是个“怂人”。 但对于自己的作品,他并不敷衍,极力坚持着内心真实的想法。 平心而论,这种在坚持和妥协的平衡中把事情做成的能力,不管在过去还是在今天,未尝不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


#01怂人”冯小刚-2000年,冯小刚已经凭借《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连续三年创下票房纪录,他自己也成了名人。 他被邀请到中影集团召开的2000年电影创作座谈会,领导们希望他“谈谈自己拍电影的经验”。 然而,谁也没想到,座谈会一上来就变成了对冯小刚的批判大会。

当时在座的,几乎都是从制片厂体制过来的,堪称电影圈的精英人士。在这些追求艺术的大佬面前,商业味儿浓厚的“冯氏”喜剧,无论如何也入不了他们的审美。 何群导演就直指冯小刚电影的成功,是受到了地方的保护。 面对质疑和不屑,冯小刚全程弓着背,哈着腰,笑呵呵地回应了三句:
我觉得何群说得对;
拍电影大家喜欢就好,自己无所谓;
新片《一声叹息》票房保底3000万,恳请领导尽快审批;

满脸写着一个大大的“怂”字。

许多网友评论:“这孙子装的,本事!”、“挺酷的其实,很真诚”、“感觉真的卑微”。 今天的观众可能想不到,这个敢说出“垃圾观众”的“小钢炮”,20年前居然可以怂到这种地步。 要知道,当年的冯小刚可以说如日中天。 2000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在政策管控、美国大片、盗版泛滥的三重压力下,处于最低谷的时期。 而冯小刚,是那一年唯一能在大陆市场拍片赚钱的国产导演。 可冯小刚是如何看待自己位置的呢? “你心气儿多高,你有多好的成绩,但是你做人是低姿态的。这是很好的自我保护的方式。” 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低姿态的主动妥协,成就了他和他的电影。

#02“他们瞧不上我,我也瞧不上他们-冯小刚这种自我保护意识,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两个字:“自卑”。
在他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就有这么一件事:
1984年,被迫转业的冯小刚,在部队文工团第一次接触了贴面舞。 文工团里的女兵都很漂亮,但当时的冯小刚他很不自信,觉得自己长得丑:“人家根本就不可能看上自己。” 本来就“狼多肉少”,冯小刚还不敢主动,跳不成舞只能陪着其他人聊天,眼巴巴地看着别人跟姑娘们窃窃私语。 有一次,为了和女兵偶遇,他专门和女兵坐一趟公交车,计划用让座来彰显自己,结果半天憋出一句:“你也进城啊。”

这些经历,就是冯小刚早年心理的缩影。 冯小刚坦言,自己小时候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个”,在一起玩儿的孩子里头,没人把他放在眼里。 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导演叶京,就亲口承认过,剧中“冯裤子”身上的部分生活细节就取材自冯小刚。

但实际上,冯小刚的心里一直有个念头是:“其实我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渴望成绩,渴望证明自己。 “我从一个小市民的家庭里头出来,我最后要走上一条成功之路。这也就决定了我的很多接人待物的方式。”

对他而言,只要能把电影拍好,委屈一点不算什么。 作为一个40多年自己生生砍杀出来的草根导演,他很清楚自己能否成事,往往“取决于你取悦别人的程度”。 后来,冯小刚拍了《1942》,谈起了和张国立的友情,他说两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 “我们是最草根的、老百姓的孩子。我们得懂事儿所以我们就不敢得罪人,你也得罪不起人。我们骨子里头有很强的自卑感。”

● 冯小刚与张国立

#03“对得起观众-“1997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导演在中国拍了一部贺岁片,神话般地传遍座座城市,奇迹般堆起了票房的金山。” 冯小刚自己重新填词,把这首自己最喜欢的歌,写到了他的自传里。

● 电影《大腕》

尽管他为人处世处处妥协,但他的电影却受到中国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有一年春节刚过,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韩三平找到了冯小刚: “你在北影厂拍的三部影片,两部栽了大跟头,作为厂长,我有责任把你打捞上岸。你也要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最好的方式就是积极地准备剧本,我尽全力支持你。” 那一年,下岗工人成了社会热点,冯小刚想了几天,动笔写道:“在现实中承受苦难的人,在电影里要获得解脱。” 他提交的答卷,就是《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似乎给冯小刚带来了好运,此后5年,《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碗》,片片爆火。 当时的冯小刚,也许不是最好的导演,但一定是最懂观众的导演。 而这些电影的成功,也给了冯小刚底气。 当年被文艺圈看不上的他,如今成了圈里最有名气的人。那些当年他极力讨好的情景,从最初的“可笑”更多地变成了“可爱”。 但面对同行的质疑,冯小刚的回答依然还跟当初一样: “电影这东西,主要是满足大众的一个欣赏的需要。这个被广大的中国电影工作者认为是不齿的,但在我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我的身价看涨,是由于观众的认同,因此我也就非常在乎观众的看法和评价。” 那几年,他每一部电影都饱受质疑,但观众的反馈一直很好。 拍《甲方乙方》为了过审,他连原著王朔的名字都不敢署名,但最终成了家喻户晓的贺岁片。 拍《一声叹息》已经花了100多万,却突然被指“价值观不正”毙掉,但冯小刚立了3000万票房的军令状,最终还真是3000万。

《天下无贼》的剧本送审后被答复:“以贼作为影片主角,不妥”。但最终曲折上映,票房口碑双丰收。 他也赢得了很多演员的信任。 在拍《一地鸡毛》的时候,冯小刚担心陈道明演多了皇帝,演不好小人物。 陈道明看出了他的顾虑,于是约冯小刚吃了一顿饭——一瓶二锅头,没有菜,一人一半,干喝。 从不喝酒的陈道明一反常态,告诉冯小刚:“这次我听你的。该怎么要求你就说,我喜欢这个人物,一切不在话下。” 那一夜,两人谈到天亮,一瓶二锅头一滴也没剩。 冯小刚问:“你不能喝酒,喝了半斤怎么也没事啊?” 陈道明说:“我不是不能喝,是喝到嘴里没滋味。” 那是冯小刚唯一一次见陈道明喝酒。

● 冯小刚与陈道明

#04后面,还有大彩儿”-冯小刚的女儿出生时,他在河南开封回来的火车上。 当晚上他刚到医院,就出事了。 他被告知:“经诊断确认,婴儿先天腭裂。” 医生还告诉他,因为现在每对夫妇只能要一个孩子,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家长放弃婴儿,医院可以负责处理,并且出具证明,再生二胎。 虽然女儿的智力和健康未来不会有影响,后面也可以手术治疗,但因为腭裂漏气,今后说话发音会受影响,比如说“叔叔”会说成“呼呼”。 冯小刚没多想:“呼呼就呼呼吧,谁让我赶上了呢。没准儿我女儿长大了是思想家呢。”

冯小刚和女儿 医生笑了,他也笑了。 他看着女儿,心想:“小兔崽子,你运气不错,赶上混蛋的爹妈,你小命就没了。” 他给女儿起名:冯思语。意思是,盼望着她有朝一日,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说话。 在家人和女儿面前,“小钢炮”变得温和了许多。 许多年后,他把这些内心的柔软,放进了电影里,也就有了《唐山大地震》、《1942》、《芳华》、《只有芸知道》。 其中,《芳华》是他对于部队文工团生活的一次青春回忆。在他后来的电影里,你总能看到他自己以前的影子。

当然,很多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质疑。但用冯小刚自己的话来说,也算一种“回归初心。” 对于自己的半生,他曾这样总结道: “这是我努力奋斗的四十年。没白活,现在死了也不冤。但是如果说老天爷说,小子,我再让你多活几年,我肯定会告诉老天爷说,那老爷子您等着,还有大彩儿呢。” 结尾-在自己颇有名气的那些年里,冯小刚处处妥协的处事态度,在今天这个主张个性的时代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还会招来很多人的鄙夷。 然而,在他看似圆滑和拧巴的背后,不难看出有一颗相对真诚的心。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并非一蹴而就。 有时候能够在梦想和现实中,找到一个折中、妥当的办法,把事情做成、做好,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尤其是在这个粉饰一切的当下,这样的真实反而显得尤为可贵。
-END-
撰稿:笔下长青
主编:左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部分来源于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4-9-17 03:39 , Processed in 0.0798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