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的作用出发去理解与用户的关系,再理清内容与用户之间的接触点,划分出内容的类别,生产制造之后分发传播,最终被用户所消费。虽然,除了知识付费,其它内容基本上是不会让用户为此埋单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用户付费购买的东西。但作为私域运营者,我们还是需要跟做知识付费一样,换个角度把自己看成是内容生产者,去关注一些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会直观地反馈内容的质量、内容的传播力度、内容的转化效率等情况,作用在于优化我们的内容,调整内容的分发渠道和形式。一般来说,诸如内容的展现数、阅读数、互动数、点击数、转发数、增粉数、阅读时长等数据都是比较常见的,按时间维度去获取统计后归纳总结。不过现在很多平台都提供了数据看板,能够十分方便地了解数据的表现。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哪怕你私域运营了较长的一段时间,累计的各种数据达到了一定的体量,实际上跟真正的大数据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不要动不动就说要做大数据营销。放在金融这类行业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是一个体量。这就跟前面提到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商家,没必要把抖音当成首选的最佳渠道平台一个道理。 比如做抖音同城,一个卖隆江猪脚饭的夫妻店,均价15元一份猪脚饭快餐,纯利润也就几块钱,顶天了能达到60%,拿什么去给用户薅羊毛。一家高端大影楼,搞个99的体验团购套餐,利润达到60%就相对轻松些,虽然消费频次不高,但使劲把抖音当广告平台去发布内容,搞搞探店啥的,也烧得起。当前大环境下,高质量的抖音作品都需要投dou+才有较好流量,一般低客单价低毛利的商家真没必要去当韭菜。 回到内容数据上,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用户行为的数据,用户行为决定了最终的转化率,相对于内容的曝光、点击、阅读而言,数据再高再好看,用户不跟你产生互动,或者没有任何行动,等同于表面风光。而用户行为也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行为可以验证内容的质量高不高、观点能不能引起共鸣、销售引导到不到位,相对于纯粹的曝光阅读数,更能够指导后期的内容调整优化。 最简单的用户行为数据是点赞和收藏,点赞是用户对你内容的基本认同,收藏是更进一步的认同。好的内容存在让用户有感而发的点,才会让用户去执行点赞行为。而收藏的行为则说明,内容已经不是单纯有感觉了,用户经过详细浏览阅读,认为很有价值,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可能有作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收藏一波再说。 高级一点的用户行为则是评论、转发、关注、赞赏这类数据,愿意评论的用户相比纯粹点赞收藏的来说转化几率更大,同时也能反映出内容与用户的共鸣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评论内容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什么不错、好、很棒之类的,这就说明内容可能表达过于简单,用户虽然活跃但层次较低,无法很好地理解内容,与我们的用户画像可能存在差异。 这个时候就需要去调整内容的质量和分发渠道平台,如果用户评论了一大段文字,则说明对头了。其次转发说明内容质量较高的同时,获得了用户高度认同,用户觉得分享出去能够帮助到别人,而别人也可能会这么觉得,从而持续获得更多用户的转发,因此我们就需要监测这些传播的数据,甚至有可能的话获取统计出传播的轨迹和层次。 关注数据是很多老板最喜欢的,看到粉丝量蹭蹭上涨,觉得倍有面子,运营人员也对此趋之若鹜。关注不仅是内容质量高的体现,其变动的轨迹还能看出内容有没有可能成为爆款,存在哪些规律等,为后期的选题提供参考。最后通过赞赏去评价内容质量的稳定性,比如每个视频作品平均赞赏量是多少,让内容的生产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而这就是让内容运营变得流水线化,关注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也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