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世界保有好奇心,愿意为自己的想法在行动上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并为所付出的代价买单。”
这是我最近更新简历求职,在 [自我评价] 一栏中写下的一句话。
如果不是创业做自媒体,不是在不断尝试方向中无法寻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怎会落得负债10万的下场,又怎会和太原富士康结下这缘分呢?
网络上很多人说,进入像富士康这样的电子厂,这辈子就毁掉了。
而我,冲着富士康每月7号发工资的利索劲,选择进入了这家工厂,最初想法很简单,干自己的活,拿自己的钱,还自己的债。
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时间只是我入职的一年时间,可能这篇文章也不会存在,可是随着入职时间的增长,从一年变成了两年,从两年变成了快三年的时候。我竟然有了一种明悟通透的感觉。
当时因为大量的时间处在还债情绪中,很多事情只是作为记忆保留了下来。并没有功夫翻出来细细咀嚼。
时间长了以后,环境适应了,工作适应了,人际关系适应了,各种看不惯的事情也适应了之后,我竟然饶有兴趣的做了一次长时间的对比观察。
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去想,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从厂区内外社会层面去看去想。一切都会变得很不一样。
枯燥乏味的流水线生活。
很多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而且即便是没有进入厂区工作过的人,道听途说也好,自己想象也罢,想想每天坐在一把椅子上动惮不得,双手间飞舞着着的是早已烂熟于心的手法。该是多么的无聊,乏味,无趣。
是的,这点毋庸置疑。像极了曾经学校里老师罚抄错别字几十几百遍的我们,也像极了这个社会上很多很多的工种。刷抖音快手,打王者荣耀绝地求生难道是因为我们想要通过视频直播带货赚钱做意见领袖?还是说打游戏进职业联赛,一战封神。还不是因为无聊?
现实中的我们不也在为碎片化的无聊时间不断的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么,而在这流水线上,无非就是用自己的时间做着无聊的事情,赚点钱罢了。
只是这份无聊,太过于集中,太过于封闭,太过于单一,枯燥乏味的情绪会像一杯高浓度的白酒一样,上头。
封闭环境中的扭曲情感。
[ 离开富士康,谁也不认识谁。]
很多人在离开富士康后,删除微信电话联系方式,甚至是拉黑都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能实现双向互删的微信在这点上倒是蛮好,起码不是自己在列表中找对方找不到,而是找到对方后发送信息提示信息被拒收,而后心中升起各种复杂情感。
明明我们关系那么好,聊得那么来,为什么她会删除我的微信呢,她还说过要请我吃饭的,哪怕只是一碗10块钱的焖面。一头雾水中,我也删除了对方的微信。而像我这样的操作每天都在太原富士康上演着。只不过有时候是我删除别人,有时候是别人删除我罢了。
在两种感觉之间,我有进行比较,为什么我要删除别人,应该是觉得对方没有价值了,或者说我们在流水线上所产生的好感,并不能够完整的迁移到社会中,毕竟在流水线上,大家都穿着连体工衣,不能看到全貌不说,对对方所能提供的信息不能做出更多角度的判断,而且在车间里面,大家之间互相聊得来,可能更多时候,仅仅只是因为工作太无聊了,聊天解闷罢了。谁又会在乎你说的话到底是真假,是不是在吹牛呢?
[ 爱与被爱 ]
人和人之间的基础信任缺失是非常严重的,而没有了信任的土壤,上面生出再多的植被,也会是被泥石流通通带走的,平时稳定状态下看不出来,但是稍微出现一些状况,一个人就很容易会暴露自己柔弱的一面。
有人来富士康是找对象的。中介介绍的时候说厂里妹子多,单身青年找对象的快来呀,社会上也说厂妹很多,而且还很容易下手。纷沓而至的不仅仅是想找对象的青年,也有趁此机会动些歪心思的人。
有的人结婚比较早,年龄比较小,来到这里会很诚实的说出自己的婚姻情况,可是有的人并不会,甚至很多女孩子即便结婚变成了女人,还自顾自的说着我永远18岁的话语来麻痹自己。碰巧遇到喜欢的,然后就在一起了。
有的人真的在这里找到了对象,从刚开始在一起时的打打闹闹,甚至还会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发生争吵,最后却像欢喜冤家一般的配对成功,从她的眼里能看出那种想要把对方整个吞下的欲望,也有她掩饰不住不断外溢的幸福感,有时激烈狂躁到头发炸起,有时平静的将全身的那股兴奋劲都从眼睛里面喷涌而出。
有人单纯是为了性而在一起,有人单纯是为了爱而在一起,有人单纯是因为喜欢在一起,有的人只是想要在这无聊的环境中,找到一片栖身的土壤,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和是不是女孩无关,和是不是已婚无关,和道德伦理也没有关系。
[ 焦虑,彷徨,恐慌 ]
如果不是为了钱,谁会来到这里,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待在一起,还要天天被催着赶着干活,做的稍微有点差错就被破口大骂,即便集团有关部门出面,效果甚微。
谁告诉你骂人必须要带脏字的,那些在社会中一说就会被别人认定为脏话的言语,在这里也许只不过是别人的一句口头禅罢了。素质社会的漏网之鱼,这句话来形容,真的是蛮贴切的。可是对于车间外面的人来说,他们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能够共情的体验到车间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并不能,他们只去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听自己想要听到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至于其他人。
谁又在乎呢?
恐惧心理是这里最高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当然与之对应的是萝卜加大棒的怀柔手段。从最初的员工,到升上去的储备干部,再到干部,只要你愿意爬起来当干部,就会给你这样的机会,只要你爬起来,就不用每天干那么多活了,当然相应的,你将无偿献出你更多的时间,还有消耗你大量的情绪资源。
劳动分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情绪劳动,风险劳动。原本流水线员工更多的承担的是体力劳动,身体累,但是心不会太累的活,可是实际生产环节中,这些劳动类型都参与了进来,一名普通的流水线员工除了每天1000多部手机的组装工作,还要被大量的身边的信息所侵扰,还有上级无时无刻的“散弹式”情绪攻击,还有工作群里时不时的投票砍价app推广的操作。
而对于这种“散弹式”情绪攻击会美名其曰,你不做错事情,我肯定是不会讲你的。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段体将近100号人,谁能保证自己一天10来个小时下来,一个错误都不犯,而当一个干部在你背后指指点点,迫于压力不能说脏话和脏字的时候,在普通文字上层就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情绪攻击。通过声音的音色音调都能够产生不同的感觉。
举个例子,为什么螺丝会歪,为什么会被协检看到,为什么会流入下一工站,为什么,是不是觉得我好说话,是不是给脸给多了,是不是不想干了,点爱口袋离职,立刻马上从我眼前消失,滚出我的斑马线....
可能你看到这些字眼其实没有什么感觉,那么你联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因为做不好一件事情,而被自己父母耳边喋喋不休的场景就会有同感,本身自己因为不能立刻做好而感觉到内心愧疚的情绪已经有了,原本只是需要父母耐心的等待,然后孩子就会慢慢把鞋带系好就可以了。而打螺丝的那位原本只是需要将机台拿过来然后重新将螺丝打好即可。
但是,这一点点的小问题会被一层一层放大到劝退离职的程度。
有人说,这个干部有问题,是,他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他的上层给了他KPI指标,他隔壁的线体给了他压力,因为人家做的比他好,各项指标都好,而他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细节的掌控到别人稍微有点错误都不能容忍的地步时。他就开始变得疯狂。
你觉得我说的是一个人吗,其实并不是,这是我观察到的很多线体,很多人综合后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如果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了上面所说的这些特点,员工离上天台就不远了。
你要赚钱,你要赚很多钱,那么就必须要保证自己在职期间不能离职,这样才能保证最后有高额的几千上万的派遣费到手。可是中途一旦中断,就只能获得微薄的工资,返费是不用想了。合同里明明白白写着的,所以这种命门被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时候,你想要离开,就需要掂量一下。
无论对方是用恐惧压制你也好,或者是焦虑情绪不断倾泻到你身上也罢,你只能通过不断的制造负面情绪,渲染工作氛围,最后你还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错的都是别人,是那些压榨你劳动的上级,甚至是资本。
最后你会说,富士康里面的干部都这样,富士康就是富士坑,就是一个坑人的地方,老娘以后再也不来了如何如何,而这些话语,会在一天一天重复的流水线工作中,不断的被一遍一遍的自我重复。
商人通过重复来让用户不断想到自己的品牌,正如很多老牌的公司即便盈利状态良好,也是每年大把大把的钱投入广告,如今也是时髦的通过短视频直播各种渠道进入寻常百姓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消费者忘记自己。
而在车间里,每个流水线作业员的情绪都在不断被自我重复,同时重复的还有干部每天在产线上播散的情绪炸弹,而在不能离开的现实前提下,所有人都只能为了钱而默默承受这一切。
焦虑吗,恐慌吗,害怕吗,担心吗,当一群没有安全感的员工遇到一个更加没有安全感的上级时,这种焦虑情绪所能带来的影响会更加的持久,更加的深入骨髓。如果上级再提拔起来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的干部时,1+1+1可就不是等于3这么简单了。
只是他们,虽然能够感知并且做一定程度的表达,但是因为太分散了,而且时间周期太短了些,干上几个月,然后就去了别的地方,这些影响即便最后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他们也不会记得到底是自己生命中的哪个过程影响而变成最后的样子。
谁有罪?谁又无罪呢?
自我价值
我以为,这就是一条简单的流水线,就是简单的工作,简单的环境,简单的交际圈子,不曾想,这里有着和社会里同样灰暗的角落,只是因为在社会中,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太过于宽泛,有空气,天空,建筑,路人很多新奇的东西萦绕在自己身边,会让自己不断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无暇顾及。所以很多时候的无聊并不会像车间这样的枯燥乏味。
可是车间里,因为环境封闭,任何通信设备无法进入,阻隔了和外界的联系,而在有限的环境中,想要生存下去,势必是要失去很多东西的,首当其冲的是自由。
我曾经看过少量的公司规定,比如公司规定,上午和下午各有10-15分钟的工间操时间,这个时候是需要车间所有线体停线,然后所有员工起立来舒展筋骨的,员工离岗后上厕所,干部是会顶岗的。规定永远都是规定,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实际操作层面,就是完全的两回事了。
不是顶层设计出了问题,而是监管部门出现了问题。这么一想,其实车间内外没有差别。而有的时候监管部门严查的时候,执行层就会下有对策的展开行动,所以,从集团层面看到的,永远是整齐划一,步伐一致,虎狼之师。至于里面到底是如何的。
谁又在乎呢?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存在,那么一定是要贡献出自己的价值,然后来换取对方所需要的价值的,在车间这样的环境中,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时间是有价值的,也是最有价值的,但是想要和别人换取时间,那么就需要有别的一些别人想要得到的东西,金钱,这个就算了,大家工作时间都是一样的,薪水也是一样的,因为差别不是很大,就算别人开玩笑和你说你把他的活干了,他的工资分你一半,也就当笑话听听好了,不必当真。
使人感觉到快乐算,营造良好的氛围算,个人的品格也算。
你能让一个人快乐,让他对你产生好感,这种能力在这里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工作环境,任何让你觉得有趣开心的人,都会成为你想要靠近的个体。当然车间是这样,社会上同样如此。而当一个人有趣到能够产生快乐,就会营造出一种舒服,畅快,自然的工作氛围,进而这种源源不断所产生的能量场会转换成一个人特有的能力。比如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
当然,我做不到那个段位,我能做到的仅仅只是通过观察对方眉宇间的皱纹分布,还有说话的语气节奏用词还有身体四肢不自觉的摆动来判断对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面部表情不能捕捉完全的原因是现在是疫情期间,所有人每天会换一副新口罩,并不能够通过嘴角的上扬或者是鼻孔和毛孔的状态来做出一些判断。
因为所有的金钱都是通过时间来换取的,而所有的操作都是简单重复且非常容易被取代的,所以一些无法兑换成金钱但是对于氛围的烘托就变得稀缺起来。
在富士康的这些年里,上级换过很多,线体换过很多,做的产品和工站也换过很多,很多次都有人先把我提拔成干部来管理产线,也有很多别的车间的人在见过我干活后想要签调动单把我留下,也有人想要把我升级成干部后带着我去开新的一条产品线。我都表示了拒绝。
我来富士康,真的只是为了坐流水线的。只是不曾想到,就是这在别人眼中枯燥乏味的流水线却让我感悟到很多。
最初,我只是想要还债,不曾想,却做了很多很多其他的事情。
[ 思考 ]
简单的工作可以让人变得专注,这里的简单不仅仅是123的简单,也可以是123456789这样的简单,并不是说走路就是简单的,开车相比较走路就复杂些,而是在123走到一个阶段后,123456789走到一个阶段后,感觉是如此的相似。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说,很多领域到达一个段位后,其实在本源核心是相通的。
一套动作,自己重复了50万次,而这套动作所记载的作业指导书WI上的文字也被自己在不同的时间点看了很多次,每次的感觉和收获也不同,甚至在自己就这样的一套动作带了49个不同年龄段学历层次理解能力各异的社会人士后,发现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
有的人三个小时就可以独立上手,有的人教三天还需要在身后看着,因为这个工站会涉及到产品报废,成本上升,所以是K++工站,不过再重点的工站,最后也会被几百万的设备所取代。
只要开始计算成本,人工的价值就会呈断崖式下跌。无论这个工站你做了一年还是两年,无论你悟出了什么技巧,手法是多么的熟练,都难以摆脱被机器取代的命运。
人工本来就是最容易掌控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成本,熟练的技能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而且当技能熟练到一个阈值的时候,之后所有在该熟练技能下所生产的产品成本都会变得非常稳定,也就是只要这款产品还在生产,这个老员工的价值就会一直存在。
可是这里要的不是技能熟练的老员工,要的只是能够做出一个符合流水线产品标准的普通人。
富士康3天就没有新人了。指的是进来三天,在这个工站上待上三天,就要进入老人熟手的状态。有的人很容易就进入,有的人真的不行,而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报废。运气好的话,你碰上一个能抗压的上级,你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一直做一直做,别人看到的是你以后的价值,别人也看到了,运气不好的话,你就需要离开这里。
很多人,都是这样离开的。而现在,这个时间被缩的更短了。
[ 淘汰的速度在加快 ]
最开始我从事的工作是iPhone 1000 (编的)的组装工作,后来是iPhone 1000 pro 的组装工作,再后来是iPhone 3000 的组装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里面的东西变化不会太大,基本的布局是稳定的,最大变化应该是体积,还有就是产品型号升级后一些新功能的加入导致新的生产工艺提升。
一条流水线变成一条流水线+一条回流线后。线体速度明显是加快了,所有人的节奏也在加快,留给流水线作业员的空闲时间更短,节奏更加急促。每个小时的产能较之过去提升,每天的排配较之过去提升。
只是,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事情。不管是人,还是机器。
假设一天排配是100。一共有5个小组在干活,那么一个小组一天干活是20,一天加上两个小时的加班,那么一个小时就是2部手机的组装工作。流水线平稳运行的时候,机器和人的配合会很高效。可是如果两者中有一个掉链子呢?
从机器的角度来说,windows还蓝屏呢,这还是普通人不可能一天24小时使用设备的前提下,而对于工业设备来说,7*24小时都是家常便饭。卡顿,死机,不出东西,然后开始维修,员工离岗,吃饭,甚至是有事请假等都会影响到线体的运转。
最后你会发现,机器环节如果浪费了大量的生产时间,就需要人工组装环节将这些时间找补回来,于是原本一小时只要干2台手机就好,现在就需要干2.5甚至是3台设备来找补回来。很像你的暑假作业一样,明明每天分开一点点就做完了,可是非要最开始玩耍,到最后几天通宵达旦完成作业。
你懂了,生产效率在过程上来看,是降低了,可是最后的数据指标却没有任何问题。
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能说你也不容易,它也不容易。而这个时候,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到底是用权利镇压,还是做润滑剂,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管理方式又大不一样,最后激发的矛盾也就变得很不一样,更不要提他们是否会去学习新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了。
只是大家可能感觉不到的是,设备故障就算是频发影响到线体产能,最后背锅的也一定是人,因为机器是没有情感的,就算再生气,也只能敲打两下铁板,连个反馈都没有,还手疼,可是人不一样呀,说你的时候,你是有反应的,好一点的无动于衷,不好的可能就要动手了。
恩,打架是会开除的。
机器在取代更多人,而人也在取代更多的人。
写在最后
因为签过保密协议的缘故,所以细节性的东西不能展开说,即便涉及到一些问题,我也只能模糊性而非明确指向性的描述,毕竟机密传播一次一旦被查实就是50万的赔款。我还没到那种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地步。
这篇文章算是对自己过去一段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太原富士康的一个宏观描述,当然因为一些描述文字的缘故,有的人可以看懂,有的人看了也看不懂。随缘。
我可能会通过这篇文章去谋求一份工作,一个职位。希望有人可以不带偏见的看完这篇文章,能够看到我写的这句话,然后呢,能够理解到我这个人的一些想法,做事情的态度,或者觉得手里刚好有这么一个岗位是适合我的。
拜托,赏口饭吃。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毕竟这也是一个曾经给我赏口饭吃的前东家。待我不薄,我不能寒了人家的心不是。
我妈和我姐说,这次回家,感觉我和以前的状态不同了,更加成熟了,看事情的角度也变了很多。拿得起放得下。
而我也知道,从奇虎360浏览器产品助理开始到创业自媒体再到太原富士康,我走出了一条完全不沾边的岁月痕迹,中间大段的空白时间还在社会中做很多别的工作,因为过于琐碎,都不曾写入简历中,而这样的简历找工作,真的是极为被动的。
加上自己属于内向慢热,需要时间来发光发热的,文科生在求职上的确是没有理科生那样更加额干脆和直爽。如果单纯只是为了钱,流水线真的挺合适,只是考虑到这种氛围持续对自己的影响,自己的家人,自己未来的走向。
是该换个行业发展了。
真的很羡慕那些从上学开始到工作一直都是一个领域里的人啊。
你们真的很幸福。
祝安好,祝平安,祝顺风...
祝愿自己,也祝愿7万多太原富士康同仁,祝过去自己创业过程中遇到过的许许多多的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也祝奇虎360的各位童鞋。
无论过去或者是未来,到底发生了多少的不愉快,不是让大家忘记,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有更加高远的人生目标和态度。
想起自己高中时写下的一首诗中的一句,其他的好些都忘记了。就把这句话当做是这篇文章的结篇语吧。
尽脱荆棘去,天马好行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