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内发表粘贴复制的内容,会被折叠更多,而直接输入的,能得到更长的展示。原因是朋友圈更鼓励即兴原创。”3月29日,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的这句话一经传播,引起广泛讨论,甚至登至微博热搜榜。
朋友圈折叠,鼓励原创还是徒增麻烦?
作为一款日活超10亿的“国民级”应用,微信每个细小的改变都极可能触发用户对此的激烈反应,引起新一波的“5 亿人吐槽,1亿人教张小龙怎样做产品”。网友们甚至迅速找到了发布复制粘贴内容但不被折叠的方法:复制粘贴后,点击取消发布,点击退出,确定保存到草稿,再重新进行发布。
也有人建议,将折叠的权利交由用户。对此,张军在山寨发布会群内回复称,一个产品应该有一个产品的逻辑,不可能都来投票决定。如果那样,这个产品会是一个平庸至极的产品。在2019年年初的微信之夜上,张小龙也曾说,我们没办法让 10 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我们必须要用我们的产品不停的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微信为什么要这么做?折叠权应该交给用户吗?这个功能的意义是什么?朋友圈文案折叠后,山寨发布群内,专业的科技媒体和从业者们是如何讨论这件事呢?以下为群聊内容整理,内容经所有参与方同意后发出。
01
折叠是怎么实现的? 涵的硅谷成长笔记 Han: 很好奇这个技术细节是怎么实现的,我能想到的是后面有一个model在实时的跑么?然后每条对比相似度,过高了才折叠? 这个效率也是很高啊。 大搜车 浦明辉: 可能是本地对比本地处理。 罗超频道 罗超: 图片都可以处理,何况是文字。实时处理,ai技术成熟后的应用… 杨阳 我们ZAI科技: 你转的首先是链接,这就出现了URL,短时间内过高的话,就会对文案做识别呗。 涵的硅谷成长笔记 Han: 其实可以机器自动生成文案,只需要提供一个母稿,还有关键词,然后瞬间生成100条不一样的。以微信的量级,如果是立刻就检测到,那其实很难。但如果有时间差,那其实不太难。发送朋友圈到好友接收到内容有3-5分钟的时间差其实是可以接受的,核心点就在于渲染时间 (当这条朋友圈 ,显示到朋友的手机上时,是有时间差的)。但这只是我个人猜测,没准他们技术特别高级。
他们其实不能只看关键词就折叠,因为一段话,前面加上一个“不”,虽然词是类似的,但方向就变了,比如原本是正面情绪,就变成了负面 。这就要求机器学习模型,要能分辨情感(sentiment)如果发现,情感是反着的,那是不是就不折叠,否则可能属于误伤。
我们ZAI科技 杨阳: 自动生成这个不行,分词以后抓关键字,一样被折叠。 沪江 林华: 抓关键字会堵死所有刷屏,株连太大,随机文案链接是正着。 涵的硅谷成长笔记 Han: 哈哈哈哈哈,真是魔高一丈,道高一丈。 大搜车 浦明辉: 最大的问题是长篇可能会在其他记事本里编辑后再发过来,被折叠就很麻烦。 AI财经社 刘丹如: 想知道腾讯搞这个功能的初衷是什么,感觉现在朋友圈的人都不满意这个功能。大概意见是觉得不管是复制黏贴还是原创,都是自己发的,微信这种限制过于强势。 小白不菜 杨姐: 不是惊慌,是觉得有点烦,比如我从文章中拷贝一段发朋友圈,就会被折叠,难道必须用手指头再一个字一个字再输入一次才好吗?这不是很降低效率么,并不能鼓励原创,这个规定只能影响复制黏贴和手动输入。 大搜车 浦明辉: 如果鼓励原创,就要把相应的产品功能提升。 我有嘉宾 吴婷: 不是鼓励即兴原创,是鼓励在微信内停留更久时间。 银杏财经 李越: 为什么要复制粘贴呢? 小白不菜 杨姐: 因为输入麻烦啊,手机输入多麻烦,我很多都是电脑微信打出来,然后复制到朋友圈。键盘的输入速度是多少,九宫格差很多哦。 银杏财经 李越: 原创不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文章都不怕,文案有啥好怕的呢? 小白不菜杨姐: 电脑端打出来的也可以是原创啊。 热点君 张钧泓: 他这个复制粘贴是指从别处复制过来的吧?而非杨姐说的这个吧?我觉得这个功能应该交给用户选择,折叠不折叠,超过多少字数折叠。 山寨发布会 阳淼: 用户选择很扯的。十亿用户的产品,必须选择越来越少才正常。 银杏财经 李越: 哪有那么完美的产品。 AML 庄春晖: 管得太多,管得太死。还不如精准定位微商的关键词呢。 AI财经社 刘丹如: 微商关键词可丰富了,每一段时间就迭代。 02
微信为啥这么做? AI财经社 刘丹如: 关键是微信为啥这么做? 山寨发布会 阳淼: 你们没发现吗,其实微信并不是很了解原创的。就像公众号,一开始也不是给写字的人用的,而是给明星发语音用,对标的是微博。但是微信有一点很好,就是尊重和鼓励原创的态度是真诚的。 热点君 张钧泓: 不过我觉得这个功能实际影响很小。 AI财经社 刘丹如: 其实这里面涉及一个问题,微信的朋友圈大家觉得是自己的私人领地,所以稍微改改就会有很多人有意见。但其他内容平台,可能某个板块下架一段时间,很多人都意识不到。 涵的硅谷成长笔记 Han: 折叠推广内容,也是减少朋友圈的“商业化”感受。套用zuck(扎克伯格)刚刚发表的比喻,这种商业化行文,应该是在“广场”上发生的,而不应该在“客厅”里面。而朋友圈本质上(或者缔造者觉得)是客厅,当然,大家都用微信办公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山寨发布会 阳淼: 客厅里想干啥不该主人说了算嘛? AI财经社 刘丹如: 以前的QQ空间更像客厅,我还可以选择装饰品和来访用户,也知道谁来过我的客厅。 我们ZAI科技 杨阳: 我不觉得朋友圈儿是客厅噢,客厅是放松的地方,是特别细分的一个用户使用时长。内容消费这个事儿,本质上就包括了休闲和商业(职场)。如果是我想看到的东西,我不Care在哪儿看到的,那么,朋友圈作为一个日常流量(可以)很大的地方,就承载了这个职能。这时候,系统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是提升内容价值。而且,转发这件事儿,被转发的链接和Comments都很重要,甚至在看过链接以后,Comments的内容价值是逐步提升的。 涵的硅谷成长笔记 Han: 以上“客厅广场”的比喻,zuck的原本意思,其实不是“谁控制”之类的,其实是指“公开内容,还是私享内容”。这个定义可能需要澄清一下,否则讨论的点都变了。 腾讯 张军: 一个产品应该有一个产品的逻辑,不可能都来投票决定。如果那样,这个产品会是一个平庸至极的产品。 大搜车 浦明辉: 是的,微信这种国民级产品不能搞平均主义,个人烙印不是坏事,反正好坏都由自己承担。 AML 庄春晖: 不过豆瓣每次改版都被骂。 知几未来 钟宇航: 只有豆瓣用户可以骂阿北,如果别人骂豆瓣,我们会保护阿北。 沪江 林华: 朋友圈到底是啥,应该是微信先定义,用户选择用手或脚投票。用户有对产品的需求,产品经理有对产品的追求,就看在什么位置能两线交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