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出版了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小说描绘了人类利用“超级大炮”飞向月球,又成功返回地球的故事。一百多年后的1969年,人类实现首次登月。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小说中关于未来的想象和预测逐渐成真。可见,科幻作品的最大魅力之一就是让人类看到未来的巅峰和深渊,阳光和黑暗,帮助人类去思考和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那么,科幻作品中有哪些预言已成现实?一起来看看吧。
宝树 科幻作家 预言未来,古已有之。从先知到占卜师,都是靠预言尚未发生的事吃饭。但想象未来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却是很晚近的事。
前现代社会,技术和社会的变革十分缓慢,几百年才有一点点改变,甚至时有倒退,人们也就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未来不会发生什么重大的革新。但近代以来,随着新科学发现的问世和工业革命的展开,“未来世界将会变得不一样”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因此,一种关于未来的文学——科幻小说——应运而生。
虽然科幻小说以及其他科幻艺术还是旨在讲述故事,并不是对未来的精确预测,但既然大部分科幻小说都涉及对未来世界的描述,那么自然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些描述准确吗?那些神奇的未来技术有多少已经实现了呢?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讲,科幻表达了当时读者的期望和担忧,或多或少都能在后来的世界上找到一些对应的东西,比如一些早期科幻小说幻想有灵丹妙药能包治百病,现在虽然远远没有实现,但很多疾病都得到治愈,平均寿命也大为延长。这些列举起来就无穷无尽了。所以,我们只在此略论及一些具体的设想或技术的实现情况,分为一系列不同的领域加以阐述。
1 太空旅行
■ 登月: 飞到月亮上是古今中外许多故事的幻想主题,不过直到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1865)才尝试用科学方法去实现这个目标。在这部小说中,美国人在佛罗里达州某一角落造了一门超级大炮,朝向月球发射了一枚炮弹,三名主角们在炮弹中飞到了月球附近,绕月飞行,后来又成功返回地球。一百多年后的1969年,几乎在小说中描写的同一地点,三名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飞船飞向月球,登月后又返回。
从太空旅行到人工智能,有多少科幻预言已成现实? | 《腾云》64期精选
▲在人类真的登上月球之前,科幻小说家就在1865年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幻想过这一场景。
在凡尔纳之后,威尔斯也写了一个登月的故事《月球上最早的人类》,不过使用到一种过于玄幻的“反重力”物质,不能算成功的预言。后来的科幻作家构想出了更写实的宇航故事,比如英国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的《太空序曲》(1947),小说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宇宙飞船首次太空飞行的发射方式、时间、地点,以及飞船的外形、结构、动力、建造等等,甚至包括宇航员的选拔和训练过程,可谓即将到来的宇航时代的先声。
■ 人造卫星: 1869年,美国作家爱德华·黑尔在短篇科幻小说《砖月亮》中想象将一个砖头做成的人造物送入太空,这是人造卫星设想的雏形。十年后,凡尔纳在《蓓根的五亿法郎》(1879)中也写到一枚炮弹飞入太空,成为了环绕地球的第二颗卫星。科幻作家后来和人造卫星建立了更深的关系——在1945年,阿瑟·克拉克在一篇发表于《无线世界》的论文中仔细描述了地球同步卫星的概念,指出三颗这种卫星可以供整个地球范围内通信之用。克拉克的贡献直接影响了后来同步卫星的诞生。1957年,第一颗卫星发射入太空,1964年,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进入太空。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轨道,至今仍然被称为克拉克轨道。
■ 太空站: 相比起短暂的宇宙飞行,能在宇宙中长期生活的太空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前述1869年的《砖月亮》中,因为在砖头卫星上有人存在,所以已经可以算是某种太空站,当然未免过于简陋了一些。到了1968年,阿瑟·克拉克在《2001:太空奥德赛》中详细地描绘了在2001年的“一号太空站”生活的情形。那是一个直径三百米,由各国一起建造而成的小型太空城。197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个太空站,但只是一个极狭小的舱室,远不能和小说中的宏伟蓝图相比。直到1998-2011年间,由多个太空舱构成的、长宽约百米的国际空间站组装完成,才稍具小说中太空站的韵味。
2 生命科学
■ 克隆: 1962年,美国科幻名家提奥多·斯特金在短篇小说《关心便是爱》中讲述了一个男子因癌症而死,一个爱他的女人从他的癌细胞里重新复制出一个他的故事。到了七十年代,从细胞中复制出完整的生命已经是科幻中常见的题材,比如美国女作家凯特·威廉获得雨果奖的名著《迟暮鸟语》中,人类在世界末日后丧失了生殖力,一小部分人通过克隆技术得以继续繁衍下去,结果每一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一模一样……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出世,这是世界上第一只通过体细胞无性繁殖的哺乳动物。2017年,中国的体细胞克隆猴问世。虽然目前人体克隆由于道德和法律问题还没有进行,但技术上已经趋向成熟,必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更深远的改变。
■ 生物工程: 威尔斯在《莫罗博士的岛屿》(1896)想象可以通过给动物的细胞进行手术,把他们改造成人形。目前还没有这么神奇的技术,但已经可以在动物身体上培育人类的器官组织。2016年,日本科学家成功地在老鼠身上“种”出了人的耳朵。中国作家更注重“民以食为天”,1963年,鲁克的小说《鸡蛋般大的谷粒》中想象了通过选择性杂交创造出谷粒超过一两重的新品种水稻。叶永烈脍炙人口的名作《小灵通漫游未来》(1978)则描绘了萝卜黄瓜杂交而成的萝瓜、大鲤鱼、巨西瓜等许多人造品种的动植物。八十年代,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初见成果,虽然没有小说中那么巨大的谷粒,但也增产40%以上,解决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吃饭问题。至于通过杂交和转基因等技术生产出的新品种蔬菜和肉类,就更数不胜数了。
■ 纳米技术: 1966年,阿西莫夫的小说《奇妙的航程》以及同名电影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群科学家和医生通过将人体缩小,进入一个病人体内,去移除他脑部的一个血栓。显然,如果有“小人”在体内作业的话,要比从外面动刀安全高效得多。虽然把人体变小的技术现在还遥遥无期,但科学家通过制造出纳米级的微型机器人,将其注入人体,也可以完成微小的手术,比如2018年,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可编程的纳米机器人系统,它们可找到肿瘤,然后阻断血液供应,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纳米技术将来在医疗上的应用前景无限。
3 电脑网络
■ 人工智能: 早期的机器人本身是人工智能的一种表现,不过还是过于注重了人的外形。在1968年的《2001:太空奥德赛》中,克拉克笔下的飞船计算机中枢“哈尔9000”没有人形,但具有人格,可以和人类船员用语言交流。今天每个人都可以和Siri以及其他各种A.I.聊天,解决各种专业及生活问题,当然智能程度还有待提高。
■ 平板电脑: 在库布里克执导的《2001:太空漫游》电影中,出现了一种神奇的小设备:一片薄薄的扁平屏幕,可以展示各种内容供人浏览,叫做“NewsPad”,由IBM公司生产。真实的事件是,2001年苹果公司正在研发平板电脑iPad,并在2002年生产出第一台原型机。不过,iPad直到2010年才正式上市。
■ 网络空间: 八十年代初,彼时个人电脑刚刚兴起,主要处理一些技术性事务和进行简单的游戏,大规模的互联网还毫无迹象。但在威廉·吉布森的名著《神经漫游者》(1984)中,已经设想出未来宏大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亿万人类将生活在其中。“每天都在共同感受这个幻觉空间的合法操作者遍及全球,包括正在学习数学的儿童……它是人类系统全部电脑数据抽象集合之后产生的图形表现,有着人类无法想象的复杂度……”我们熟悉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在1990年代诞生,网络空间事实上成为了它的同义词。
从太空旅行到人工智能,有多少科幻预言已成现实? | 《腾云》64期精选
▲未来的VR设备很可能不仅仅满足“观看”的功能,也能实现更为广泛的沉浸式连接,如《头号玩家》里所昭示的那样。
■ 虚拟现实: 阿瑟·克拉克在《城市与群星》(1956)中描述了一个超级电脑控制的都市,其中的居民能够在其安排下,进入一个虚拟世界进行冒险娱乐。这一设想在《神经漫游者》中有更细致的刻画。人们通过脑-机接口输入数据,沉浸于网络空间数据流所创造的虚拟景象中。90年代电脑特效技术的发展,使得构建可以乱真的虚拟景观成为可能,各种真实感极强的游戏纷至沓来。在VR眼镜问世后,虚拟现实已经展现出可以和真实世界相匹敌的潜力。
■ 虚拟偶像: 1996年,威廉·吉布森在《爱朵露》(Idoru)一书中设想了未来东京会出现一个虚拟偶像“东英零”,以人工智能合成人格,甚至还有人要和她结婚。2007年,日本人果然创造了倾倒众生的虚拟偶像——初音未来,并第一次通过全息投影技术举办了演唱会,想要和她结婚的网友大概不计其数。
4 武器
■ 坦克: H.G.威尔斯在1903年的小说《陆地装甲车》中预言了一种神奇的车辆:它长达上百英尺,周身覆盖着铁甲,轮子上带有小足,能够翻越壕沟,内部可以装下数十人,还可以发射自动枪弹。显而易见,这种车辆的构想非常接近一战期间发明的坦克,甚至有人推测,坦克发明者之一,英国工程师厄内斯特·斯文顿便直接受到了威尔斯的启发。
■ 轰炸机: 威尔斯在1908年的另一部小说《空中之战》中,预言了当时刚刚出现的飞机将被用于战争中投下炸弹,摧毁城市,而各国也将展开航空竞赛,为争夺制空权而战。实际上,几年后爆发的一战中,飞机的用处还非常有限,战争的主要形式还是阵地战,威尔斯的前瞻性到了二战才清楚地展现出来:空军成为战争中的决定性力量,对城市的轰炸成为平民最可怕的战争梦魇。
■ 核武器: 不过,威尔斯最神奇的预言出现在1914年的小说《解放世界》中,他预言了核子武器的出现。威尔斯从拉姆西、卢瑟福等科学家的著作中获得了对原子核的初步认识,并意识到核辐射可以成为爆炸性的武器。但他的预测和三十多年后问世的原子弹稍有出入:他没有意识到核武器直接的威力便远远超过一般炸弹,而是认为核武器的特殊之处在于可以持续地爆炸,维持许多天,让一个地方没有人能够居住,这实际上更像是核泄漏。
■ 军用机器人: 长期以来,人们就梦想着在战争中不需要使用人类士兵,机器人的概念为之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1956年,雷·布拉德布里的《华氏451》中提到一种用以追踪和杀人的“机器猎犬”,这已经接近了军用机器人的概念。1986年的美国电影《霹雳五号》的主角“五号”是军方研制的作战用机器人,它以车轮运行,不具人形,但却因为短路而具有了人性。从外形和基本构想来看,五号非常接近二十一世纪各国陆续列装军队的地面无人战车。
5 结语
以上我们从航天科技、生命科学、电脑网络、武器等几个方面略述了已经实现的科幻中的未来技术及相关构想。当然,科幻小说并不是未来学论文,不能以此来判定其成就和价值。未来尚未确定,从最自由的想象中才能诞生最令人惊异的创意。
▲未来战争的发生地:太空。这一想象很有可能在某一天变成现实。
另外,有许多没有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内容,仍然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科幻小说中的核大战和世界末日,何尝不是对人的警示呢?至于人工智能的失控,纳米技术造成的灾难等等,虽然过于夸张,但也极有参考价值。
让我们同时看到未来的巅峰和深渊,阳光和黑暗,帮助人类去思考和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这正是科幻作品最大的魅力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