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0|回复: 0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1 09: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玩过拼图吗?面对杂乱无章的碎片和颜色,是不是找到关键的几块,就能找到突破口从而把握全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文珺认为,了解中老年互联网生活最重要的三块拼图就是,中老年人互联网融入、互联网风险和中老年网络素养。

在3月19日,在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发布会暨青年研究平台启动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院高文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老年上网的肖像画,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何祎金用“行动愿景”解密中老年的网络生活,上海自学成才的田阿姨分享了她的故事,在大兴村做实习社工的李肖静给我们讲了村里的“全民K歌”大赛,对于这些研究心得和实践发现,几位专家和大咖也现场发表了见解。


老年人越开放、越自信,
互联网行动能力越强


高文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就像一幅不规则的拼图,纵然我们很难集齐全部的拼图碎片,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拼凑出其中几个关键的拼图碎片也能帮助我们把握这幅画像的关键特征。其中重要的三块拼图就是中老年人互联网融入、互联网风险和中老年网络素养。

在呈现这些画像碎片的同时,我们会结合行动愿景、行动能力和社会环境对这些主题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形式,既包括对浏览器、互联网音频、用户大数据分析,也包括对中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和焦点组访谈。



首先,第一个画像碎片,中老年人的互联网融入。我们调查了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时的一些功能,大多数中老年会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但是比较少用于日常生活和增添生活乐趣方面。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1.信息获得方面。很多中老年会上网看新闻、看资讯,但获取的资讯和他们的情感需求、生活愿景以及所经历的大环境都是紧密相关的。比如很多老年人都非常关心时事新闻、军事动态、养生保健内容。而且他们也都理解子女生活压力大,如果他们身体出现问题可能很难照顾他们,所以对养生的关注也表现出中老年人对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的追求。

2.互联网的社交方面。互联网尤其是微信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社交和社会参与的重要平台。而且他们使用微信不仅仅限于聊天,在中老年人最常参与的线下活动,旅游、运动健康和广场舞方面,微信也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电话、面对面交流,成为了最常用的组织和联络方式。转发微信文章成了中老年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他们会根据文章的内容转发给不同社交圈的人,传递不同的信息,表达不同的情感。



3.日常应用方面。有超过半数的中老年人表示自己会用手机支付,还有中老年会在网上交话费,但是中老年人的订购类服务使用的概率很低。总的来说,中老年互联网的体验越来越多样化,但是还未充分享受到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捷红利。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中老年也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全都在勉强地应对这股互联网大潮,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能够充分地享受到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一位阿姨为我们做了表情包发给我们骄傲地说,儿子夸她:“行啊,妈你连这个都会。”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第二块画像碎片是中老年在互联网中的风险。在我们的调查中,67.3%的中老年人都表示他们有过互联网上当受骗的经历,或是钱财情感的损失,或是相信了谣言和虚假宣传,最常见的就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商品。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统计发现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中等收入的中老年人受骗上当的概率是比较高的,但是对互联网受骗上当的概率影响更大的是互联网愿景和网络行动的能力。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这里的愿景我们是指中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的一个想象和理解。比如,他如何看待互联网学习的必要性,互联网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好处和限制又有什么。而网络行动能力包括了互联网的状况和具体的行为指标,总的趋势是互联网愿景越开放,网络行动能力越强,互联网上当受骗的概率越低。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调节变量就是风险意识。

最后一块互联网画像拼图碎片就是中老年人的网络素养。在研究中我们认为网络素养的核心就是互联网行动能力。这个行动能力既包括管理网络信息的能力,也包括利用网络解决问题、通讯和进行交易的能力,在网上创造信息、评估信息安全性的能力。分析显示,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进行通讯的能力比较强,其他的互联网能力都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尤其是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如何提升中老年人的互联网能力?当中老年人对互联网有一个开放、自信的愿景和想象的时候,他的互联网行动能力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但是,如果他把互联网当做一堵墙,认为自己永远进不去,或者很难进入的时候,他们互联网的行动能力就比较低。



互联网上
适合我们的东西太少


田阿姨
上海市民

我是来自上海的一个退休的普通市民,我刚开始学习使用互联网很困难,在单位请教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家里也会追着儿子问。为了防止儿子泡网吧,我们家买了第一台电脑,最后我自己成了一个“网虫”。因为接触了互联网,可以了解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信息,我的退休生活就像被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但是还有很多中老年人对互联网一窍不通。2012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加入到老小孩网站(辅导老年人上网的学习型网站),成为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志愿者,在那儿学习网络知识,和其他中老年人交流,然后再去教更多的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

我们又成立了“圆梦行动”团队,每月举办一次,专门教老年人怎样使用智能手机,来圆老年朋友的梦。很多像我们这个年纪或者比我们还要年长的老年人,都是很需要网络的。但是他们没有地方去学,家里孩子下班回来很忙、很累,只想休息,要么就是抱着手机,要么玩电脑,他们又不想去打扰。所以,这些老年朋友们很期待我们能够教给他们最简单的智能手机应用,比如微信。

我们团队里面有一个老师,她是个纺织女工,今年已经67岁了。她通过上海的“百万老人网上行”活动第一次接触网络和电脑知识,然后她自己钻研和学习,还努力在街道里面授课,前年街道专门给她成立了一个工作室授课。后来,她自己又出了关于手机上网和微信使用的书,去年获得终身学习典范大奖。还有一个70岁的老人,喜欢自助游,全世界都去。他通过微信、互联网平台搜索路线和攻略等信息,最长的一次自由行去了35天左右。

中老年人太需要互联网了,因为它能带给我们便利。我现在出门只要带个手机就可以了,到哪里都能用手机支付。但是,互联网对我们来说也有一些风险和困难。我们建议初学互联网的老年人可以绑定一张存款不是很多的银行卡,以避免万一受骗损失过大的风险。我们也想跟老年人的孩子们说,要有一点耐心,帮助我们老年人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此外,我还想建议互联网企业增加适合我们老年人的产品和套餐,比如现在很多老年人都觉得流量费用太高了,适合我们老年人的话费套餐又少,毕竟大家都是退休工人,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不是我们不需要互联网,是互联网上适合我们的东西太少。


帮助老年人
打开那扇窗户


何祎金
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我们把行动愿景和理论框架作为我们研究的关键。我们对中老年人网络生活的研究也是通过行动愿景展开的。

社会有两个特点,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另一方面,也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体现了今天的中国丰富多彩的社会面貌,使用社交网络,查找旅游攻略,制作相册和表情包,做UP主等等。中老年人不仅是一个连接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和参与者。



我们概括了两种对互联网的认知方式。第一,技术性的理解,网络可能是无所不在的代码。第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们根本不需要代码,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有一个互联网生活,在跟生活相关的网络应用和实践构成了我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和想象,中老年人也一样。

对于具备一定的信息技能,可以融入互联网生活的老年人,互联网可能是一道风景,但是,对于认为互联网是比较难懂的技术的老年人,他们可能只看到乏味的蓝色电脑屏幕。这告诉我们看到的风景可能不同,但更重要的是打开那扇窗户,即在互联网生活中具备积极的行动愿景。



行动愿景分为两种,积极开放的和消极封闭的。拥有第一种愿景的中老年人不畏惧互联网,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认为互联网代表社会潮流和趋势,同时也能表达自己的生活兴趣。拥有第二种愿景的中老年人把互联网想象成一个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稳定因素的世界,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偏低,甚至排斥与陌生人的交往。

中老年人常用的表情包其实反映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三种含义,第一,普通的问候,早上好。第二,如果在微信群,就是告诉他们我来了。第三,表达自己的状态,我很年轻,我很健康。在学习和制作表情包的过程中,中老年人不仅表达了自己比较积极的生活心态,同时也用这种方式来跨越数字鸿沟。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三块拼图帮你认识中老年互联网行为画像

我们在东北调研的时候碰到一位老年人跟我们介绍自己有一个专业的卖牛平台。我们以为是比较专业化交易APP或者应用。后来我们知道他只是把跟牛相关的买卖信息,放到一个微信群里面。我们认为中老年对互联网存在自己的理解,不是纯粹技术性的,甚至和我们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恰恰是这样的理解真实反映了普通人的网络生活,最终通过朋友圈也同样实现了信息的赋能。

我们对网络生活的行动愿景的展望,可以用一个英文单词Vision来概括,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特定的含义。



在21世纪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认为所有人都会融入到互联网的智库,老年人积极开放的愿景,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村里的全民K歌大赛
比春节还热闹


李肖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研究生

今天互联网的连接已经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其中,也因此激发他们新的生活愿景。而作为上个暑假在大兴区一个村里的实习社工,我更愿意将这一过程理解为互联网对老年的赋能。这里赋能有两层含义:第一,授人以鱼。第二,还是授人以渔。当然第一个鱼能吃,第二个渔不能吃。

韩奶奶让我们教她怎么和她的女儿进行聊天。她的眼睛有点花,孩子给她买了新的大屏幕手机,在我们帮助之下,她终于成功和她女儿聊天。当屏幕上出现她女儿头像时,那位老奶奶激动得溢于言表。刚刚退休的李叔叔是学习小组当之无愧的学霸,他迫切地希望我们教他怎么连接WIFI,怎么使用微信加好友等基本功能,课下开小灶最多的人就是他。后来不仅他自己学得好,而且也教别人学。通过这个学习小组,李叔叔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重要是他在教别人过程当中收获了一种自我实现的价值感。用他自己的话说,觉得自己挺能耐的。

我们的微信学习小组成立以来,村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用微信,微信群里早上开工就有人在群里吼大家下地干活,或者经常放进来有意思的视频或者养生类文章,或者老年人专用表情包,不过最能够激发大家兴趣的还是“全民K歌”,我们社工组织一场全村的K歌大赛,最后办得比过年还热闹。

我们后来离开了,但村民还是像之前那样把我拉进群。在我看来,我和村民之间的微信连接,还让我看到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由互联网赋能的村庄新生活。



与社会学大咖对话
中老年互联网生活


主持人:
妍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对话嘉宾:
杜    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何祎金,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高文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对中老年群体应更加细分
朱妍桥:请问一下杜老师和陆老师,你们对以上案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


▲杜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杜鹏:我对中老年现在使用互联网组织和进行一些活动以及增加沟通能力的印象深刻,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社会的发展,比如故宫预约参观和网上购买车票等等,社会的发展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互联网给人带来了更加快捷和高质量的服务,让受益的中老年人增强了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大幅提升。

过去互联网帮助我们用电脑互联,现在我们更多地使用手机终端。这个趋势,尤其在中国非常明显,到处是手机支付和手机视频,这是我们的特色。我认识的一些老人,过去想看军情和国内新闻会买报纸,现在手机上网直接满足他们的需求。


▲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我们过去看到腾讯的技术,今天“生活在此处”,让我们更多地从社会学出发,实际上是以一种已经超越了技术的想象力看待我们的生活。从上海阿姨分享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社交方式,他们的兴趣以及交往。这些不同的截面都反映了互联网就是我们的生活。

社会学在谈生活世界和日常世界,从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这个时代,中老年人正在经历社交模式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别于青年和少年的,这需要我们更多地去细心洞察。

我希望能看到后续的研究对中老年人群进一步细分,比如区别中年、低龄老年、中龄老年、和高龄老年,更科学地用大数据区分析其生活模式。这样可能使青年人更容易理解中老年,理解父母和长辈。


愿景决定行动能力、学习能力
朱妍桥影响中老年人的行动能力的一系列因素,可能也同样影响着青年人,或者一般网民上网行动能力。这些因素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


▲高文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高文珺:我们在构思整个理论架构之前做了一些访谈,了解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原来设想的是老人的收入、学历影响他们上网。但是在访谈中,通过对比高知的老人或者大学退休教授以及普通工人阶层的老年人,我们发现他们在互联网的使用以及行动能力上的区别并不取决于学历,而取决于他们的想法、愿景,即他们怎么看待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

比如,有一位教授跟我们说,我觉得没有必要学习互联网,我现在也能出去缴费,和别人联系我打电话就好了。所以,他的手机还是最传统的那种老人机,儿女给他买了智能机,他不去学,因为觉得不方便。有一位阿姨原来是开起重机的,她觉得互联网一定要学会使用,这样才能更方便,更多地跟别人交流,所以她学得特别快。年轻人可能也受愿景的影响,但是年轻人有的时候是不得不学,或者我们没有那么大障碍。

这个愿景没有固定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50多岁的中老年说,我们在互联网时代被淘汰了,跟你们年轻人不能比,我们在这方面就是文盲。另一个70多岁的老人认为,互联网这个东西想学就能学会。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就是两个差别巨大的愿景。有些老年人刚开始不了解也不想学互联网知识,但是社区组织他们学习,慢慢地他们学会了,接触了很多新鲜事物,他们就变得很自愿地去学习,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这个愿景是可以改变的,也是我们可以干预的。如果家人、社区、社会都给老年人一些鼓励,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使用互联网。


“科技恐惧症”提高技术的门槛
朱妍桥如果家人和社会都给与鼓励,能够使老年人更多地上网,在你们调查过程中也有体现吗?


▲何祎金,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何祎金:在我们调研过程中确实也碰到过一些案例。最开始,有的老年人甚至有一个“科技恐惧症”,他们非常畏惧学习,比如担心弄坏别人的设备,也担心自己学不会,有一定心理压力。如果老年人有一种比较积极或者开放的心态,没有那么多心理压力,会积极努力地接受新事物。这时技术就不再是一个门槛。接触到互联网的便利之后,反过来也会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比如制作表情包。可能表情包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如果互联网是一种文明,我们应该重视这些简单但被中老年人广泛接受的技术。


以后研究需要注意什么?
朱妍桥关注愿景是我们用来研究中国老年人上网的一种方法。几位老师觉得我们以后在这些方面的研究需要注意些什么?


▲四位嘉宾对话中老年互联网生活
杜鹏:第一,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是怎样的关系。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老年人需要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子女、年轻人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很多人给父母买智能手机,教他们上网。因为跟老人通话,能了解老人的安全状况,能看到孩子在老人那儿的情况,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交流需求。今天的年轻人,再过三四十年,也会落后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所以一代一代需要持续学习。以技术进步和代际传播的视角去看,年轻人应该有更多耐心和时间帮助中老年人学习。
第二,关于网络诈骗,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是网上的诈骗多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诈骗多?在生活中,接触不到网络,不能从网上获得这方面知识、信息、教训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诈骗。但是,上网的老人,特别是那些很活跃的老人,也不代表他就比别的老人更聪明。我就知道一个老人建好几个上百人传播的群,他还是被人骗了。所以,老人不使用互联网并不代表他一定不被诈骗,老人使用互联网也不代表他一定比别人更活跃、更聪明。

网络上经常讲刷存在感,一位90岁的老人就创造性地利用了这种方式,他每天转发一条新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就是告诉大家,我很健康,不用操心。对老人来说,网络有多方面的作用。
陆杰华:第一,行动愿景是这个报告非常大的特点,我认为更应该强调的机制是代际传播,包括子辈、孙辈,怎么利用互联网文化传递信息。

第二,作为供应商,不论是腾讯还是其他企业,应该考虑怎样提供更安全的互联网技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怎样进行更安全的社会交往,因为这是我们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4-9-19 09:38 , Processed in 0.0688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