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2|回复: 0

AI如何让我们更幸福?科技大咖纵论人工智能的今生与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6 08: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I带给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中,你最关心哪个?”3月2日,央视财经频道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举办的“AI让你更幸福”论坛上,主持人马洪涛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刘永升、IBM中国研究院研究总监苏中表示,“最关注幸福感”;驭势科技CEO吴甘沙认为安全的幸福感是AI带给我们的最良好感觉。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潘天佑则最看中获得感:“AI开创了无限可能性,让我们有很多探索的机会。”清华大学教授鲁白扮演了一个观察员的角色,表示“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就是马斯洛学说的翻版”。

AI是否真的提升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幸福感?腾云为你整理了论坛上的“纯干货”。

论坛嘉宾
刘永升,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
潘天佑,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苏    中,IBM中国研究院研究总监
吴甘沙,驭势科技CEO
鲁    白,《知识分子》主编、清华大学教授
主持人
马洪涛,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播

现状:
科技巨头们的AI探索之路
主持人:
各位嘉宾请展示一下您所在机构在AI领域的“绝活”吧。

刘永升
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
“绝艺”希望解决围棋是否有唯一解

AI如何让我们更幸福?科技大咖纵论人工智能的今生与未来

AI如何让我们更幸福?科技大咖纵论人工智能的今生与未来

我先从腾讯研发的围棋AI“绝艺”开始说起。去年底,腾讯围棋AI“绝艺”在东京举办的2017围棋AI龙星战决赛中再次夺冠问鼎。腾讯开发“绝艺”,是想通过围棋这个载体,让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大家的关注。

虽然,AlphaGo已经宣布退出围棋领域,转战医疗领域。但现阶段,“绝艺”在围棋领域的探索工作还未结束。因为围棋除了展现棋手之间的对弈,也给科技人员和人工智能提出了两个挑战:第一,人工智能能否打败职业棋手?第二,是不是有“围棋上帝”存在?

第一个挑战,AlphaGo解决得非常完美。但现有技术要解决第二个挑战还相当不成熟。“绝艺”团队尝试通过技术的迭代、演进,推动解决第二个挑战,赋予围棋文化新的生命力,也给人类带来更多乐趣。

此外,腾讯AI Lab为“腾讯觅影”这个AI+医疗产品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从医疗影像到AI辅助诊疗都有。


潘天佑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翻译AI致力于让人类无障碍交流

微软一直致力于翻译AI的研发,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进行无障碍的日常交流。

从研究角度看,机器翻译里需要广泛的人工智能技术,如语音识别、语言理解,这牵涉到对语言的了解程度。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但也是常被大家忽略的技术就是Microsoft Translator(微软翻译)的使用者界面要如何设计,让人更方便地使用。比如,一位中国大妈出国时不会讲英语或意大利语,手机里的翻译软件仅需简单操作就能帮她表达出来,这是非常好的研究的题目,也能更好地展现AI能为人们做什么。

目前,Microsoft Translator(微软翻译)能够做到9种语言的语音对语音翻译,60种语言的文字对文字翻译,这是非常难得的能力。

当然,翻译最难的不是对单词的理解,而是对整篇文章或整段话的理解,因为一句话里可能会有很多言外之意。对“言外之意”的理解,有时候连人都不见得透彻,更何况一个机器?另外,人类的语言有着非常高贵且独特的特质,我站在黄河边上看到的就是一些黄色的河水,但李白看到的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果人类的灵感很难描述,那就很难编程,很难转化成算法。

人工智能是一项工具,在人类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创造新的工具,每一次使用新的工具时,都有一些划时代的能力出现。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让人类腾出更多时间、精力去解决空气污染、能源问题、外太空探索等更多问题。


苏中
IBM中国研究院研究总监
AI可以在金融、医疗领域帮助人类

IBM的中国团队在研发和金融有关的AI。金融里最重要的是监管,现在整个金融业是靠大量人力完成监管的,这样的工作实际上可以让计算机来做。

在医疗领域里的例子更多。医生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如果一个医生每周不能花40个小时去阅读最新的科研成果的话,他的知识是过时的。但如果一个医生每周花40个小时阅读新的文献,就没有时间干其他事情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特别强调AI需要“人机同行”,它要辅助医生随时洞察业界最新治疗手段和研究成果,结合病人特别情况,可以辅助医生做更好的个性化决策。

今天的主题是“AI让人更幸福”。但过往几十年里,我们一直讲的不是“让你更幸福”,而是“让你更有效”。比如,我们应用很多技术实现行业里的电子化,把很多以前需要手写的东西直接打印出来,在整个业务流程里让计算机去做计算和基础处理工作。事实上IBM在做了沃森机器人以后,我们发现沃森的应用研究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IT发展至今,已经积攒了各行各业大量的数据,比如银行每一笔信用卡的交易数据,在互联网都会被记录下来,这是让IT有更深度发展的基础。我认为有三点需要注意:

1.有没有办法让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里帮助人和系统更好地交互,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比如,你来到一家酒店,服务生可以叫出你的名字,上次住了什么房间,喜欢什么样的配置。

2.IBM关注行业,在行业里能否让效率提高,在整个流程里可以做更多的自动化。因为传统的自动化是结构化数据,但还有很多流程上的非结构化数据,人交流的行为、手写的文档,这些东西是否可以用AI分析。

3.积攒足够数据,能提供不一样的洞察。这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投资领域人士希望知道哪个公司最有前景;新闻行业人士希望知道下一个热点新闻是什么。对于这些,AI都能扮演更好的角色。


吴甘沙
驭势科技CEO
AI让创业者“从无名山丘崛起为峰”

我觉得AI技术的发展恰恰给了很多普通创业者巨大的机会,这是一个“从无名山丘崛起为峰”的时代。

2017年的CES展上我们推出了一款概念车——城市移动空间。这款车非常独特的地方在于,以前我们都是在有人驾驶车上修修补补,给它加上无人驾驶功能,而这款车是完全从零开始,为无人驾驶而设计的汽车。

无人驾驶其实可以被形容为一位“武功高手”,这位高手应该既会“少林七十二绝技”,又会“降龙十八掌”,甚至还精通“六脉神剑”。

“少林七十二绝技”放在无人驾驶领域,就是能最快进入人们生活、最快商业化的一些技术。比如,我们跟白云机场以及其他一些机场做合作,提升乘客在机场的体验。大家想象一下,过了安检口,一看时间,发现登机门快关了,你可以叫一辆车过来,登机牌在上面一扫,车就知道你应该去往哪个登机口,直接就把你送过去了。还有,机场很多行李都可以通过极长的无人驾驶车,最快地从飞机传送到导航站楼。

“降龙十八掌”这种招式,没有内功的配合没办法发挥威力。比如,无人驾驶要想在高速公路、在结构化的环线道路上适用就需要很强的内功。因为在这种道路上行驶,无人驾驶的每一项技术,每一个零部件都必须非常可靠,我们叫做“车规体系”。再比如,汽车最低的工作温度可能是零下40多度,最高甚至达到80度到100度,要防震、防水、防尘、防电磁干扰,这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内功。我们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在这方面需要跟一些行业的合作方协同创新,因为他们在研究这样的技术上很有经验。

至于“六脉神剑”这样的武功,就是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现在世界范围内最领先的是从Google拆分出来的WAYMO,能够实现每自动驾驶5600英里需要一次人干预,这种水平相当棒,但是离人类的平均水平还差不少。在美国,人类平均水平是每16.5万英里出现一次普通事故,每9000万英里出现一次致命事故。

探讨:
人工智能VS人类智能,孰高孰低?
主持人:
刚才四位的介绍中,除了腾讯“绝艺”战胜了人类棋手外,其他三项都只是辅助技术。请问,现在人工智能距离人脑到底还有多远?


鲁白
《知识分子》主编
清华大学教授
机器无法取代人脑的想象力与情感

首先谈一下我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一个技术的产生,往往会改变人的生活。以翻译AI为例,假如它像病毒一样传到全世界的话,就会让各种不同的语言最后死掉。再比如,打算盘。今天还有人学打算盘吗?我们子女这一代甚至已经不会写字了,都是语音输入,连打键盘都不会用了。所以发展AI技术要考虑到如何保护人类自己的文化,如何让我们的历史延展下去。

至于人脑和人工智能的比较问题。我曾在清华专门开了一门课,请企业界做IT、人工智能的科学家、技术人员来上课,第一堂课专门讲人脑和机器脑的差别,人脑有五个方面的功能:

1.通过视觉、听觉,能够感知外界,信息进入大脑以后进行处理,让信息变得有意义。

2.运动,当需要做一件事情时,通过肢体可以实现某一种任务。

3.记忆储藏,可以把外界信息储藏到脑子里去。

4.人脑有情感,有情绪,包括愤怒、悲哀、高兴、快乐……

5.认知,比如逻辑推理、做决定。

我觉得机器在两个方面远远超过人脑,一个是记忆,一个是计算。因为人脑不是主要来干这两件事情的,只是顺便干一些这样的事情,人脑总有一天会发明一种机器帮助自己干这两件事情。

接下来是认知。认知里包括怎么做决定,其实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这方面。所谓认知,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其中有一部分,比如想象力,我认为机器做不了,但推理、逻辑这方面机器是可以做的。

最后是情感。为什么人需要有情感,为什么机器不需要有情感?你可以设计机器有情感,但不是真的有情感。比如,腾讯今天现场给我们准备的这个AI写对联的机器人,虽然只要我们任意提供两个字,就可以出来一对“藏头”的春联,还有横批。但它不依靠想象力,是按照规则来排布文字,没有李白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


刘永升
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
通过数据和规则打造春联机器人

关于春联机器人,我补充一下:这个应用不仅仅用到春联的数据,也不仅仅是规则的运用,这个春联机器人还加入了中国大量古诗词的数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表示新年吉祥的含义,还有一些古诗歌中建功立业情怀的东西体现出来。这个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通过大量的迭代形成的。不过,它确实很难取代诗人的灵感。



潘天佑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翻译AI恰好能保护少数民族语言

我的观点与鲁白教授正相反。微软,尤其是微软研究院,有很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他们所思考的就是AI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所以,我们不仅考虑做产品、做技术、做服务,更要看AI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至于说到机器翻译,我认为如果一种语言在今天是相对弱势或少数人使用的语言,这个语言没有办法被使用,那它的子孙就不会去使用它。

机器翻译刚好提供这样的空间。如果有一个小孩只会说某一种少数人使用的语言,还能不能跟别人沟通?这个小孩没有选择,他只好选择一个多数人使用的语言。相对的,如果有一个人天生是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但以后通过机器翻译,比如Microsoft Translator,跟全世界的人沟通,那么他不一定需要学英文这种更大众化的语言了。

未来:
探索人工智能是全人类的事业
主持人:
接下来讨论一个更严肃的话题,各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到底是怎样的机会?



鲁白
《知识分子》主编
清华大学教授
在AI理论研究和人才储备上
中国与西方有差距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现状与前景,我认为:首先,大数据产生结构化的数据,举一个简单例子,滴滴打车在很短时间里就收集了这么大量的数据,而大数据的采集本来就是中国比其他很多国家都有优势的地方。

第二,我觉得中国的年轻一辈,比如90后,比一些西方国家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第三,移动互联网最后一波进步非常快,特别是把支付这件事情给解决了,很多数据跟钱有关,这给中国又带来了一个相当大的优势。

当然,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有劣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对人工智能的理论、原创性研究,中国比较落后,大家集中精力在想办法做应用,把这个产业做出来。以后大的突破很可能还是在西方,应用在中国。

第二,人才。总的来说,在中国能够从事原创研究、能够在AI领域里做出新的算法的人才还是相当弱的。


吴甘沙
驭势科技CEO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美国零时差

我个人认为:首先,比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和美国几乎是零时差。

其次,中国现在讲第一还不太客观,但是第二我觉得问题不大。这里蕴含着鲁教授说的在应用能力上非常强,而且在原创方面,如果原来说美国、加拿大、英国做0到1,我们做1到N;现在可以说我们是做0.1到N,我们在原创能力上已经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至于人才差距,我觉得海外人才的回流,已经极大缩短了我们与美国和其他先进国家的差距。


苏中
IBM中国研究院研究总监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正为AI发展铺路

从行业角度来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各方面都是全产业链。AI在这一轮里可以帮助做产业提升,即智能制造,这会成为很大一个亮点,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基础非常好。

这一轮AI的发展实际上来自于数据,像深度学习,是通过海量的数据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结果。因为中国人口最多且多样化,而且我们已经生活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会成为我们很重要的领先方面。

我特别同意吴甘沙讲的,现在中国可能是0.1,从趋势角度来看,先是从一些领域走到前列,慢慢积累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市场,可能在某些领域真的会引领世界。


潘天佑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人工智能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其实谁第一、谁第二,我们没有一个客观比较的标准,竞赛才刚刚开始,人工智能不能跟产业或今天存在的所有问题做切割。

比如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在其中做太多的事情。但事实上,到今天为止,做得还非常有限。

每一个产业在做数字化转型时,都有其困难。我们曾经帮助制造业做人工智能转换,但是进到工厂里发现,每一台机器都牵涉到很大的硬件,所以要对这个流程做人工智能转换就需要牵动整个机器,把整个机器改变了之后,可能它也只是整个流程里面的一小部分变得智能化,所以这个路程非常长。


刘永升
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
用AI技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全人类的事业,并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就能够承担的。中国跟美国是两个充满竞争的大国,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路还非常长,开放、合作、共享和共赢是主旋律。

现在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腾讯公司非常高的战略层面,我们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也是希望能够赋能传统行业,希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云的方式让更多行业开发者使用。

人工智能一定不能成为一部分人的权利或独享,我们希望更广泛的人群以更低成本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这就是我们的愿景“Make AI Everywhere”的由来。

鲁教授提到保护传统文化问题,其实传统文化里还有很多可以用AI帮助弘扬和传承的内容。比如猜灯谜也很好玩,但非常可惜,已经慢慢被人遗忘了。

春联机器人的应用提示我们,人工智能有可能赋予这些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成为未来应用落地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目前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落地的靶场。

观众互动:
应明确界定AI采集数据的所有权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美国已经有了人工智能伦理、安全方面的研究机构。在中国,如何保证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鲁白:
人工智能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数据属于谁,因为人工智能发展得好还是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大数据,有没有办法采集到数据,这个大数据的质量怎么样。

这个问题在我所熟悉的医疗领域比较严重。首先医疗界各种各样的数据属于各种各样的医院,没有标准化、结构化。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数据是属于谁的?是属于国家的吗?是属于医院的吗?还是属于病人?要是这个问题不解决,每一个医院就会把它的病人数据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提高到伦理方面或法律层面,数据应该属于谁?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机制,让我自己拥有一个数据密码,自己决定给谁用,用来做什么,用完了以后这个数据还要归还给我。假如能到那一天,我们的数据应用水平就相当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5-1-5 14:58 , Processed in 0.08243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