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广告搅乱了朋友圈的一池春水,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是说看见了朋友圈比亚迪广告推送的那些人。
品牌家丨比亚迪投放了一个朋友圈广告,然后悲剧了……网友评论好委屈
戏哥必须郑重声明,比亚迪作为民族工业的代表,绝不是low逼的代名词,但为了契合这次事件的“民意”,还是姑且把它放在这样的“人设”上。
作为被腾讯官方认证的高富帅,长期沉浸在被推荐卡地亚、保时捷迷思之中的网友,被比亚迪一下子拉回现实,一时间还不能接受。
坦白讲,自从朋友圈广告推出一年多来,经常会看到一些品牌的推送引来的网友热议,但像比亚迪这次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上的情况应该还是第一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来看看正面教材,网友的反应。
品牌家丨比亚迪投放了一个朋友圈广告,然后悲剧了……网友评论好委屈
戏哥也是经常刷出来宝马、保时捷等高端品牌的人,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只是知道一般情况下那条广告下面就是各种点赞和评论,然而轮到了比亚迪大家就...。
相信大家也仅仅是把朋友圈的广告推送当成是娱乐来看待,但不免会有人好奇,既然前几天已经推送过了保时捷,为什么现在又来推送比亚迪呢?
广告推送到底有没有大数据算法在支撑?如果有的话怎么看起来这么不靠谱呢?
接下来解释这两个问题。微信的广告推送绝对是建立在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基础上的,每个人接收到的广告也都是不尽相同。还记得当年第一波 微信朋友圈广告刚推出的时候,宝马、可口可乐和vive三家几乎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手机上,搞得当时大家纷纷为自己的社会定位表示迷茫。
但是为什么大数据的算法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精确呢?
戏哥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广告覆盖面广。再高端的品牌商,比如宝马、奔驰,一年的销量也就几十万台,但一次朋友圈推广覆盖人数少说也要有上千万,绝大多数网友注定都是被“额外赠送的流量”,这就跟大街上围观一台酷炫跑车的情形一样,奉献的只是艳羡之情,而这也是这些高端品牌需要的。
第二,微信特有的广告推荐机制选中了你……的好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者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朋友圈被推荐的广告,总会有一两个好友在下面点赞或评论。这就是微信广告的精髓所在了--让用户为品牌传播。
如果你看到了广告,很可能是你的朋友参与了这条广告的互动,比如点赞和评论。据统计,当好友参与互动的时候,这条广告在你的朋友圈中出现的几率就能提高95%。
也就是说,当微信用大数据算法筛选出的第一批种子用户,然后他参与了互动,那么系统将自动以这个人为中心,将广告进行扩散,一直到选中你为止。也就是说,你看见了广告,很有可能是你好友的好友的好友,才是真正被选中的人,而你自己是不是,就不好说了。
如果这些人是你的朋友,也许你会收到这样的推荐。
品牌家丨比亚迪投放了一个朋友圈广告,然后悲剧了……网友评论好委屈
第三,微信认为你将来必成大器......(开个玩笑)
清楚被推送的机制之后,我们来再来看比亚迪的问题。
这次比亚迪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很多人第一次被如此接地气的品牌选中了。而这背后反应了微信对广告态度的变化,我们的朋友圈并不总是千万富豪的感觉了,比亚迪不过是恰巧炒热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营销活动,比亚迪其实已经成功了,尽管是以被“嘲讽”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眼前,但在互联网时代,被骂和被遗忘,哪个更可怕,这个就不用多做争论了吧。)
微信广告的投放门槛逐步在降低。2015年,朋友圈刚开始开放广告投放时的门槛为500万,后来降为20万,再后来降到5万。这就意味着更多小众的品牌会出现在朋友圈中,可以预见以后广告的投放也会更加精准。
比亚迪仅仅是一个代表,未来更多接地气的广告会经常出现。
其实大家都清楚,在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面前,谈个人隐私简直就是在说笑话。如果微信愿意这样做,也许我们在朋友圈发表一句,我很饿的感慨,马上就会被推送外卖的广告也不一定。
而戏哥非常猥琐的好奇,假如杜蕾斯的广告投放到朋友圈,接收到的网友们会作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