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程序第一波吃螃蟹的情况可以看出,这届小程序,不行。但问题是,下一届能有戏吗?
小程序来了,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是否是刚需,很多商家都会开发自己的小程序,就像当初对订阅号的追捧一样。小程序会跟商家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到底是洪水还是猛兽。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小程序?
什么?我做个小程序是成是败,跟我没啥关系?
小程序真的会对App产生冲击吗?
每日优鲜联合创始人曾斌认为:“未来的 微信生态应该是内容的归内容,工具的归工具。服务号订阅号来做内容,购买的部分就交给了小程序。”
来看每日优鲜Lite小程序在商品分类上,和原生App保持一致,同类产品的价格也没有差别。除了基础部分完整保留之外,App中团购版块及家居生活、厨具电器等产品则被去除。像会员、积分、签到等功能也被简化。
每日优鲜基本上在小程序上没有做什么创新,只是在“瘦身”,目前也看不出企业将来会用什么差异化的方式,推动小程序发展的趋势,原有业务也没有做任何调整。就像曾斌说的,小程序和App并不是冲突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更多提升用户体验、培养用户黏性的复杂功能,如团购、积分商城、签到等依然需要在App中实现。
人家的“瘦身”到你这就变成了“阉割”?
小程序的“瘦身”在各种业态的企业中所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每日优鲜这样的电商企业来讲,小程序做些“瘦身”不会影响功能性需求,毕竟还能充当渠道的身份。而对于今日头条内容聚合类平台,“瘦身”就等于“阉割”,所带来的反应完全不一样。
这是小程序上的页面,与APP相比内容精简许多,只有“推荐”和“视频”两个选项,用户无法进行分类查找,也无法进行站内搜索,即便也是走个性化推荐的路线,但选择有限。
什么?我做个小程序是成是败,跟我没啥关系?
对用户来说今日头条是高频长时的软件,可能一天中要打开十几次,如果要在小程序查找的话,在微信端要经历四次操作,而原生APP仅需要一次。而且当用户正在小程序看今日头条的时候,微信聊天就没有办法同时进行了。
试想这样的用户体验,怎么能跟原生APP媲美。况且再说来,今日头条的业态决定了它不会在小程序端下多大功夫,一个内容平台在微信上做那么大是作死吗?
况且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张小龙可以把小程序做得像自己的情怀一样浪漫,但是企业可没有过剩的情怀跟着一起浪漫。据透露,光是今日头条APP页面广告都要150万左右,没有流量,没有广告收益的小程序,今日头条怎么可能爱上你?
一不小心就做成了APP 用户没有不删APP的理由?
一些轻决策和选择路径短的服务类商家很难对小程序进行精简,比如猫眼电影和大众点评,很容易就把小程序做成APP。
什么?我做个小程序是成是败,跟我没啥关系?
猫眼电影的功能已经无限接近一个完整APP的功能,不仅有详细的分类,还可以在小程序里进行搜索。如果我仅仅是一个普通用户,小程序绝对是首选。尽管从相关负责任人口中得知,小程序不会对原有APP造成影响,但是这句话还是要暂且放置一段时间再看,别忘了小程序还有可以“桌面”的功能。戏哥就是发现“桌面”的功能后直接兴奋地卸掉了APP。
但是,我发现,小程序中待映和找片栏目被隐藏,想要对已经下架的影片进行评论和评分的话还要手动搜索。于是我又默默地重新找回APP。
对于高频高交互的APP,戏哥只能说“小程序有风险,想卸载需谨慎。”
一大批程序猿和小叫兽将要崛起?
微信上目前只对这些“已经成功的企业”进行初步开放,但小程序只是成功人士的游戏吗?
有业内人士表示说,他认为小程序是一个全面的机会,无论是电子商务、媒体类、O2O还是垂直领域。小程序可以使得服务更好触达用户,APP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服务的深化。
而且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小程序降低了技术门槛,开发小程序要比设计一款APP要简单得多。开发成本减少,运营成本降低,连试错成本都节省许多,好像在逻辑上一切都对。
但这次小程序所带来的创业热潮远没有公众号和APP时代火爆,虽然很多围绕小程序的创业公司已经涌现出来,但比较靠谱的全是类似帮助 B 端客户“一键生成小程序”的;帮助小程序开发者提供流量监控工具这样的创业项目;
程序猿想借小程序翻身做CEO的梦恐怕没那么容易实现,反倒是那些搞小程序培训的“小叫兽”也许会是第一波受益者。
失败的产品比比皆是 小程序未来如何还要观望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对小程序的前途盲目乐观,就像某企业家说的,完全找不到不做小程序的理由,但有些企业偏偏就有不做小程序的理由。抛开成本因素不谈,小程序的商业价值到底有多大?商家如何才能盈利?假如做大以后对渠道产生依赖感怎么办?要知道微信虽然是裁判,但这个裁判可是经常下场帮人踢球的主呀。
况且微信失败的产品比比皆是,就像小程序的前辈服务号,不也是没激起什么浪花来吗。有商家表示,“在市场机制没有彻底搞清楚之前,自己先不会盲目开发和运营,毕竟前途如何都未可知。”
一些企业是因为暂时看不到盈利的未来而犹豫不前,而另外一批企业的“缺席”就是另一回事了。意外的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出现在“首发”的大名单中,比如洋码头、唯品会、苏宁等购物平台,纷纷表示暂时不会做小程序,不过会时刻关注新技术。而对于阿里而言,只能说直到现在微信还在屏蔽淘宝链接。
总之,小程序和电商巨头(非京东系)互相都不来电,互相之间也都影响不了太多。阿里这些巨头的流量和用户规模和微信不相伯仲,本来是平行关系的两者,现在要变成从属关系,换做谁都是不能接受的。
“用完即走”? 腾讯对权利的追求令人失望
从各种业态商家的反应中可以发现,大家对小程序的态度其实并没有很狂躁,这并不是改天换地的产品。而且无论你如何努力地做好小程序,都有三个问题困扰你:对商家,态度不友好;对用户,体验并不佳;对平台,好处都独享。
为了达到企业往线下延伸的目的,小程序的入口被严格控制,只有线下扫码、搜索和朋友分享三种方式。
没有朋友圈的分享就不能带来病毒式传播;没有内置二维码就没有办法互相导流,微信甚至也不提供流量分发,这些“流量性冷淡”的做法,使得小程序的线上传播和营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用张小龙的话说,“只有访问用户,但没有粉丝。”没有粉丝对第三方来说,就意味着没有自主权,没有控制权。没有自主权就意味着只能寄生在腾讯身上。
“用完即走”理念的背后隐藏的是腾讯对权力的极致追求,对用户的极致控制。
只有那些提供一个使用场景服务的工具型小程序可以完全适应这个对大多数商业都不友好的应用平台,其他的小程序都会在用户体验获得减分效果,那么这波小程序的红利无论对于微信还是对于商家真的很大吗?
戏哥的建议是,对于搞小程序有兴趣的,真的不要着急,低头苦干弄好自己的生意,如果某一天有一个小程序特别适合你,说明小程序对你的生意真的有价值,如果没有,如果你不是为了营销曝光下,如果你不是为了骗下投资人的钱,那就暂时忘记小程序吧,别被张小龙和“小叫兽”忽悠了,也别被那个躁动的自己所忽悠。
责编丨阿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