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8|回复: 0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 09: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荷兰国家博物馆馆长维姆·贝维斯(Wim Pijbes)说:“博物馆藏品应该属于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至少在文化用途方面。”在今日的互联网技术下,想要独占资源、死死“捂住”自己的馆藏早已变得困难重重。博物馆、美术馆乃至艺术本身终于在虚拟世界里“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1 年,哈佛法学院教授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创办了“知识共享”这一非盈利机构,旨在通过“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让更多的著作物可以被合法地用来再创作和分享。那些已加入 CC 协议的著作物,比如梵高的某张向日葵,当你想将之下载并打印在 T 恤穿在身上的时候,你就再也不用担心版权方来找你的麻烦。

包括大都会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盖蒂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众多知名机构均已加入CC协议。虽然国内的大型文博和艺术机构还未加入该协议,但也越来越重视数字博物馆 / 美术馆的建设。

博物馆、美术馆是人类文明的橱窗,其藏品也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只有真正的开放,才能让沉寂于历史尘土中的文艺化石重新焕发活力。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阿改
象外艺术创始人、主编
有一个事实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博物馆、美术馆乃至艺术本身,从来就不是诸如你我这样的“大众”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甚至靠近的;相反,在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 美术馆出现之前,它们的宗旨都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王公贵族以及——至少是“士族”这样的阶层才能占有和享受的特权。在西方,直到 1753 年大英博物馆的建立和 1793 年卢浮宫的开放,我们今天所习以为常的“逛”博物馆 / 美术馆才成为现实。而在中国,例如故宫这样一个珍藏有近 170 万件(套)珍贵文物的博物院,真正为公众所熟知、所利用,也不过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线上博物馆 / 美术馆的肇兴、壮大以及艺术在虚拟世界里“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可不谓是一件大事。
01
不断壮大的 CC0 馆藏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这一切,均受惠于互联网的开放本质,以及在此前提下催生的“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以下简称 CC)思潮、机构和协议。2001 年,哈佛法学院教授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创办了“知识共享”这一非盈利机构,旨在通过“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让更多的著作物可以被合法地用来再创作和分享。这一著作权许可方式,让人们在“保留所有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和“不保留任何权利”(即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这两个极端之间,拥有更多弹性和选择余地——换而言之,那些已加入 CC 协议的著作物,比如梵高的某张向日葵,当你想将之下载并打印在 T 恤穿在身上的时候,你就再也不用担心版权方来找你的麻烦。

CC 协议通常会有一些限制条件,最核心的几个许可条款包括“署名”(Attribution,缩写为 BY)、“非商业性使用”(Non Commercial,缩写为 NC)、“禁止演绎”(No Derives,缩写为 ND)、“相同方式共享”(Share Alike,缩写为 SA),以及基于这四个产生的几种排列组合。举例来说,如果版权物只标注了“BY”,那意味着,只要你在使用该版权物时正确署名,那剩下的事情,就是你喜欢干嘛就干嘛了。还有一种条款是CC0(Creative Commons Zero,无权利保留协议),就是什么附加条款都没有——不过,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或许这些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先看看有哪些艺术机构已经加入了这个 CC0 协议。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最显著的两个案例都发生在今年:首先是 2017 年 2 月,观众造访人数排在世界前三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简称 Met)宣布按照 CC0 协议,将其馆藏的 37.5万件藏品的高清图像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版权。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总量约为 150 万件,如今免费开放的 37.5 万件基本上囊括了其主要收藏,另有 6.5 万件馆藏珍品已经完成数字化,但暂时未对公共领域开放。公众可以通过登陆 Met 的官网下载那些图片,获得该艺术品的关键信息和相关介绍(作品信息完备的重要性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但只要你去过拍卖会现场,就知道诸如“流传有序”这一类信息对于艺术品拍卖来说有多重要了)。不仅如此,你还可以在官网之外拥有更多选择:除了官网提供下载渠道,Met 也跟知识共享、维基媒体、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和应用程序 Pinterest 等合作,以扩大其共享资源的覆盖面。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中国台北故宫
另一个案例来自中国台北故宫:2017 年 7 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宣布首次免费释出典藏文物的图像,供商业使用,“希望能借此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厂商”。数量是多少呢——7 万余张。只要你登陆台北故宫官网,移步“Open Data”的“文物查询下载”专区,即可下载包括书画和器物等文物的低阶数位图。“精选图像下载”专区则提供 1640 张大小为 20M 左右的中阶数位图,且每个季度还将增加 500 张,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怀素的《自叙帖》、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郭熙的《早春图》、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以及西周的毛公鼎等镇馆之宝在内的这些图片,从此你都可以无需申请、不限用途、不需付费地下载使用,可谓是台北故宫博物馆自成立以来的一大创举。不止大都会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更多加入 CC0 协议的博物馆美术馆名单是你需要牢记的,比如: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
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Art),隶属美国政府,分东西两栋,西栋收藏欧洲中世纪到 19 世纪的重要绘画与雕塑,包括全美唯——件达·芬奇画作《吉内薇拉·班琪》,东栋则主要收藏现代艺术,包括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体量虽不如大都会博物馆,但知名度可与之相提并论,在现代艺术领域拥有诸多重要收藏,包括梵高《星夜》、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达利《记忆的坚持》、马蒂斯《舞》、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等。波洛克、乔治亚·欧姬芙、辛迪·舍曼等美国现代艺术家的重要作品,MoMA 也多有收藏。不过 MoMA 目前免费开放下载的作品数量有限,20万件总藏品中12.5万件可下载,而这些可下载的藏品,还不是 MoMA 最重要的艺术品。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洛杉矶盖蒂博物馆
洛杉矶盖蒂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主要收藏有 20 世纪前的欧洲绘画、素描、手稿、雕塑和装饰艺术以及十九、二十世纪的美洲、欧洲和亚洲的摄影作品,重要藏品包括梵高的《鸢尾花》。目前已开放的免费资源来自盖蒂博物馆和盖蒂研究所两家机构共10万张图像, 其中来自研究所的Foto Arte Minore档案的约7.2万张。此外,开放的资料中还包括油画、手稿、照片、古物、雕塑、装饰艺术、水彩画,以及从 16 世纪到 18 世纪的珍贵版画和 19 世纪的文化地标建筑图纸,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不过从比例上来说不算高——盖蒂图片社在线上有 8000 万张图片和 5 万小时的视频录像。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Rijksmuseum),荷兰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其中还包含一个荷兰最大的艺术史研究公共图书馆。荷兰艺术蔚为大观,历史上人才辈出,最著名的当属伦勃朗。其中,伦勃朗创作于 1642 年的《夜巡》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如果在电脑上将图片放大到与原作等大的尺寸(363x437cm),你甚至能清晰看到每一条轻微开裂的油彩缝隙。包括《夜巡》在内,荷兰国家博物馆目前已经免费开放了 100 万件藏品中的 60 万(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件作品的高清数字版权,你不仅可以——甚至还会被鼓励去下载、创建图片专题,以及进行再创作,不管是将那些名作印在衣服上,当作纹图案纹在身上,还是做成别的什么东西。博物馆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荷兰国家博物馆工作坊奖”(Rijksstudio Award)的奖项,奖励来自观众的优秀创意。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全球博物馆排名第二,自1759 年对公众开放以来,已经成功运行两百多年,拥有来自全球的 800 多万件藏品,其中包含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传为摹本)等中国艺术珍品,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代表作之一《天书》。不过,大英博物馆似乎没有像前面几所博物馆那样提供如此庞大的高清图片下载,而仅提供了藏品的检索和部分低质量的图片下载——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们此前加入了“扫描世界计划”(Scan the World),在后者的网站上,你能查询并下载 8800 多件雕塑的 3D 模型图片,这里面有数百件藏品就来自大英博物馆。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此外,英国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 V&A,收藏工艺美术和应用艺术的大馆),法国的卢浮宫(全球四大博物馆之首),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旗下 19 所博物馆(1.54 亿件藏品中已上传 1000 万件至网上)以及日本的部分博物馆,都有不错的数字资源可供检索和下载。

02
中国和 CC 尚有距离

中国有加入CC协议的博物馆美术馆吗?答案是:目前还没有。中国美术馆以及其他几个机构在此前都曾表示过,他们有这样的意愿,但在处理版权问题上,还缺乏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虽然不能免费提供高清图片下载,但至少有一件事是可以做的——国内的大型文博和艺术机构如今越来越重视数字博物馆 / 美术馆的建设,比如秦陵博物院与某科技公司合作,采用矩阵全景技术扫描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和三号坑的高精度全景图,通过后期的计算机处理将上千张 3500 万像素的图片拼接成 200 亿像素的超大照片,以“毫米级”的效果呈现兵马俑的全景。

另一个更值得一说的案例是敦煌研究院——他们所建立的“数字敦煌”将 30 个经典洞窟以惊人的清晰效果呈现给观众,其中 29个洞窟还能使用 3D 眼镜进行全景漫游。对于无法在洞窟内长时间逗留、无法轻易参观特窟甚至没有条件避开旅游高峰期前去敦煌的普通观众来说,“数字敦煌”无疑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福音。当然,由于敦煌研究院并未加入 CC 协议,这些图片,你只能看,不能下载(其实坊间及网络上早有各类敦煌壁画的高清大图出售,而且早已无法禁绝,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要论对普通公众而言哪个渠道最方便——我个人的首选绝对是谷歌艺术计划(Google Art Project,后来改成 Google Arts & Culture)。与各大博物馆 / 美术馆官网相比,谷歌艺术计划就像是一个集成平台,凡在其合作框架内的机构和作品,你都可以轻松检索到。于 2011 年年初启动的这一计划,最初的合作美术馆只有17家, 包括英国的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全球排名第七名左右)、大都会博物馆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Uffizi,以收藏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著名)等,至今已有超过 40 国家的 151 个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机构参加这一计划,共享的艺术品超过 3.2 万件,并在持续增加中。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至少有 37 家中国机构加入了谷歌艺术计划,不过多数以展览专题的形式出现。
谷歌艺术计划的最大特点不在于下载,而在于观看。借助谷歌的 GigaPixel 技术,被收录的艺术品通常要经过 6 个小时纹丝不动的拍摄,以保证图片不产生任何一点模糊。在电子屏幕上,这些图片可以被放大到令人咋舌的程度,画作的笔触、油彩或水墨的质感,都纤毫毕现,以便为读者提供最佳的观看效果。在 Google Arts & Culture 的网站上,你可以采用放大模式观看艺术品,可以用街景模式观看某个展览,可以按艺术家或合作机构进行检索,可以浏览项目自身编辑提供的每日摘要和专题内容,对艺术的门外汉而言,更有意思的是你可以按照时间线和颜色来搜索艺术品,比如当你点击深蓝色的时候,梵高的《星夜》自然就包含在序列中了。

03
开放利弊之辩

包括谷歌艺术计划在内的项目打破了全球博物馆美术馆的围墙,堪称居功甚伟,但也不无争议。大都会博物馆的前任馆长因为在预算上对数字化建设倾斜太多而导致内部纠葛,而谷歌的另一宏伟计划——企图扫描全世界图书馆的所有书籍(Project Ocean),此前就因版权纠纷输了官司而被叫停。不过,更多的声音集中在这一议题上:线上美术馆让人们更爱去美术馆了,还是恰恰相反?毕竟,早在三四年前,在网上逛卢浮宫的就已经超过了现实中进入卢浮宫的人数。第二个问题是:开放艺术品版权,对版权人以及持有该版权物的机构是利大于弊,还是相反?

关于后者,我们可以回到台北故宫的例子:如此大规模开放藏品的电子图片于公众,按照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说法,除了“还宝于民”,将艺术与民共享之外,更实际的目的在于希望借此扶持台湾本土文创产业的复兴,重振台湾的文创品牌竞争力。台湾自 2002 年启动文创产业以来,迄今已走过 15 年,2013 年其文创产值便已突破万亿新台币。不过,从最初的横空出世,到如今的乏新可陈,面临瓶颈的台湾文创亟需通过开放更多文物资源给文创厂商,以刺激设计者的创新能力。看看北京故宫就知道了——自从“模仿”了台北故宫的路子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销售额早在 2015 年就已近10 亿元。除了北京故宫,包括国家博物馆和各省级博物馆,将创意与文化艺术资源合体也已是不二之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博物馆美术馆“破墙” | 《腾云》62期精选

虽然存在具体版权风险、商业开发尺度等实际问题,但诸如知识共享这样的机构的确为普通民众享有和利用文物艺术资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就像荷兰国家博物馆馆长维姆·贝维斯(Wim Pijbes)所说:“博物馆藏品应该属于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至少在文化用途方面。”更何况,在今日的互联网技术下,想要独占资源、死死“捂住”自己的馆藏早已变得困难重重。

“我不在乎这些图片被如何使用,”维姆·贝维斯还说,“我们的收藏由各种物品组成,被安放在博物馆里。这些物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被观看。开放图片只是进一步扩展它们的这项功能——在教学中使用,把它们转发给朋友,或者写一些关于它们的文章。我们不希望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观看这些物品,我们希望与参观者建立联系。”
博物馆、美术馆是人类文明的橱窗,其藏品也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只有真正的开放,才能让沉寂于历史尘土中的文艺化石重新焕发活力。从这一点来看,开放藏品的使用版权,让文化艺术的传播超越时空限制,无疑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到这里可以问最后一个问题了:知悉了以上这些免费获取艺术资源的渠道,你真的会盯着电子屏幕将梵高的《星夜》或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好好地看上一看吗?以及,看完了所有这些细节之后,你真的还愿意去博物馆美术馆排上两个小时的队,“亲眼”看一看这些人类的伟大杰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邦网联系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鲁公网安备 37082802000167号|微信邦 ( 鲁ICP备19043418号-5 )

GMT+8, 2024-12-22 22:24 , Processed in 0.0779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Wxuse Inc. | Style by ytl QQ:140006928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