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甄别信息真假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有,尤其是我们的爸妈这一辈的人。容易被伪科学、煽动言论所迷惑。那么常见的针对爸妈类的谣言有哪些,我们又应该如何帮助爸妈辨别谣言呢?
一、常见的谣言
神效类:吃了就抗癌 这类谣言的“出镜率”特别高,普通的食物被赋予各种神奇的作用———“抗癌”、“美容”、“减肥”、“抗衰老”等等。文章起着各种冲击眼球的标题,比如“一杯柠檬水能改变酸性体质,还能抗癌”、“喝富氧水可以‘补氧’”等。
致命类:入口会中毒 只要输入“食物”和“致癌”两个关键词,电脑屏幕上就会弹出成千上万个关于食物致癌的页面信息,如“吃微波炉加热过的食物会致癌”、“喝豆浆导致乳腺癌”等。
实验类:结论吓死人 这些谣言传播得广,让人更深信不疑,主要在于有实验数据支持。例如,有人用不锈钢杯子泡茶72小时之后,杯子出现了“腐蚀”,然后得出结论“用不锈钢杯子泡茶有毒”。另外,传得很火的“隔夜西瓜细菌数量以亿计算”的实验对消费者也没有指导性,因为该实验检测的是常温放置而不是在冰箱内冷藏并且用保鲜膜包裹的西瓜。
相克类:吃出大问题 网上广为流传着一张“食物相克对照表”:大蒜大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鸡蛋加糖精会致死……营养专家表示:“对一般人来讲,所有的食物相克说都是忽悠。食物被污染、过敏体质、一些偶合现象等个案的发生,可能是导致大家相信食物相克的主要原因。吃饭本来是件简单和享受的事情,不要被谣言搞得如临大敌,该怎么吃就怎么吃,但要注意饮食多样化的大原则。”
农残类:检出就要命 当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果蔬上的农药残留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虑。“涕灭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药袋”苹果……一个个关于农残的新闻,让普通市民都闻之色变,很多农户更是遭受当头棒击。
重金属类:富集很可怕 这一类常见的有“蘑菇容易富集重金属”、“小龙虾重金属超标”等文章。以传得火热的蘑菇新闻为例,称蘑菇对铅、汞等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强,最多可达到100多倍。但山东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蔺新英教授澄清,蘑菇是否重金属超标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在含棉籽壳、麸皮等一些农林副产品所配制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因此,它们接触重金属的机会特别小,更谈不上超标。蘑菇中的多糖还能抑制重金属的吸收。另外,调查显示,小龙虾重金属超标的说法也是谣言,并不可信。
激素类:导致性早熟 最常见的动物食品导致性早熟的典型说法包括了避孕药喂养的鳝鱼和水产,打了激素的速生鸡。多位专家表示,这种说法已谣传了很多年,但喂避孕药或者激素会让鳝鱼死得很快。速生鸡是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喂的结果,如果真打激素,鸡的健康状况反而不好。而顶花带刺的黄瓜、催熟的热带水果、膨大剂催的西瓜等,严格来讲,产生这些效果的应该叫植物生长调节剂,而不是许多媒体说的“激素”。并且,动物和植物两者的生理生化机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类激素也不存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给其扣上性早熟凶手的帽子确实是不合适的。
二、我们应该如何分辨谣言
1、询问求证法,遇到不明确的信息不妨上网通过关键字搜索相关内容,许多谣言是已经被辟过谣的,稍微一查即可得到答案。之后将辟谣信息转发给我们的爸妈,简单易操作,是不是很赞。
2、针对微信上出现的部分热传谣言内容,微信安全团队于6月22日上线了“辟谣小助手”的功能,方便大家在遇到谣言时可自行进行辟谣求证。
大家可通过“复制”谣言内容并“粘贴”发送到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内进行辟谣;也可以向"谣言过滤器"直接发送包含谣言关键词的内容来进行相关辟谣信息的了解。相关辟谣内容来源于搜集整理新闻报道、第三方机构等公开发布信息,请用户自行参考甄别(谣言内容暂不包含链接、图片等非文字信息)。目前公众号“微信安全中心”,“腾讯安全观”也支持辟谣小助手功能。
3、“微信安全中心”公众号也会定期对一些热传的朋友圈谣言定期更新辟谣内容,也可以让爸妈平时多留意关注。这里也奉上近期小编整理的几篇辟谣文章,大家可自行浏览阅读。
谣言热榜 | 快过年了,朋友圈中冒出了这十大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