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发表于 2020-9-1 21:56:34

想“战胜”虚假信息?人类需要更多“后浪”

和虚假信息的斗争,是一场无限游戏。
在这场游戏中,玩家需要不断扩大自身力量,让自己所代表的理念传递下去。


文 | Peter腾云特约作者
集智俱乐部常驻作者


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的祖辈更加聪明,这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为“弗林效应”。
然而在2018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通过对挪威1970至2009年间报考公务员的年轻人的对比,科学家们却发现了”反弗林效应“,即年轻人的平均智商,相比他们的父辈反而降低了。
关于“人类是否正在变傻”的争议从未停止。但当我们谈到假新闻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关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人类群体在变蠢吗?
虚假信息的大范围传播,无疑是降低群体智慧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新冠疫情下,相比听信各种谣言而拒绝戴口罩的美国人,国人展现出的群体智慧似乎相对更高,这部分解释了为何中国疫情能够得到及时控制。
其实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医疗健康领域向来都是谣言频出。
这十年间,因为“麻疹疫苗会导致孩子患上自闭症”这一虚假信息的持续扩散,导致美国婴儿的疫苗接种率大幅下降,绝迹多年的麻疹竟然在美国死灰复燃。而在“吸烟导致肺癌”成为主流观点之前,在烟草巨头的舆论操控下,仍有人质疑吸烟和肺癌之间不过是偶然关系(对该话题感兴趣的,推荐《Merchants of doubt》这本书,书中讲了如何美国的无良科学家是如何在主流科学界取得共识之后,仍然为了一己之私,损害对公众有益的政策的制定)。
如今,当GPT-3(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的简称,2018年由OpenAI发布。由于使用了海量训练数据,它能够产生类似人类书写的大段文本。但其本身只是语言模型,并不具有对外部世界的深度理解。这样的文本生成工具能够洋洋洒洒地生成一篇虚假的论文。
当deepfake这样的自动化修图工具能够假造出一份专家的视频演讲。假消息生产者们无疑有了更强大的工具。
谣言传播有何规律,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希望结合一些新的研究提出思路。




假消息都是粗制滥造的吗?
不论技术手段如何进步,促成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是相同的。
传统上,我们会认为虚假信息是粗制滥造的,但基于2019年的一项对来自26个网站的260篇新闻的分析,说明从文字来看,虚假信息并不是低质量的——正是由于其本身写作的质量足够好,才能够经由平台高效传播。
虚假信息的价值,只是体现在其契合了特定的心理需求。
研究表明,虚假信息的传播,首先依赖于社交传播,毕竟大多数人希望自己能和身边的亲友保持相同的看法,人们也更愿意加入有亲友参与的社交平台;其次,如果一个信息能够激活接收者内置的叙事套路,那么就更容易被传播,如果新的消息不会引起认知失调,那么相比颠覆三观的信息,传播的可能性更大。
以上两点,意味着虚假信息的传递,往往出现在同质化的人群中,并在传播初期,由于从众效应的存在,会出现相信的人越多,传播越快的正循环。
随着虚假信息的传播效力达到临界值,会造成社交网络的极化,即网络中不同人群的观点变得极端。
正如在新冠病毒的传播过程中,有特定的易感人群;在阴谋论在传播中,特定人群也更有可能相信各种类型的阴谋论言论。
该研究通过问卷对受试者给出“阴谋论得分”,再比较得分最高和最低的两组,面对关于寨卡病毒的阴谋论——例如病毒是药企合成的、疫苗有害等——的相信比例,发现两组差异达数十倍。
而在社交媒体上,由算法自动发送信息的机器账户(social bot),对虚假信息的传递,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类用户会被虚假账号的信息操控,并转发相关推文。研究同时指出,打击机器账户,有助于减缓虚假信息的传播。
总结虚假信息泛滥的成因,正是当代社会的复杂度激增,使简化的世界观、直接的因果联系以及善恶两分的预设变成了部分人逃避真实的“厄里斯魔镜”或“风月宝鉴”。
不论东西方,借助魔镜,每个人都能看到并实现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渴望,然而沉迷于虚拟的幻境,终究是无益于过好这一生的。




识别虚假信息,一定需要专业人士吗?
前文提到,科学新闻和阴谋论在不同时间段的传播效力不同。
科学新闻通常能迅速地达到了一个很高的传播水平,然而在其后的生命周期中,传播能力迅速降低。相反,阴谋论在最初的传播较慢,并且呈现出全传播周期越长,传到的人群规模越大的特征。这意味着可在阴谋言论的传播早期,对其及早铲除。
虚假信息的识别,不一定需要专业人士。通过众包机制,引入普通人的投票,也能够及时地去伪存真。
为了保证众包策略的效率,可以引入信任打分,如果某人能够在特定领域的判断多次相同,那么该人的判断就应该被赋予更高的权重。
2018年,生物学及医学论文平台上pubmed已有两千八百万篇论文,这么多的论文,只有借助自动化工具,才能方便地查询出原始的信息来源,判断出衍生的信息,是否包含了曲解或夸大宣传。为此,需要构建知识图谱,表征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并回答复杂的二阶问题。
游戏化也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9年的一项大规模在线研究表明,借助游戏化,可以帮助用户接种针对虚假信息的“疫苗”。
游戏中,玩家需要识别出不同类型的虚假信息,并赢得对应的6种勋章,下图的勋章分别对应不可信赖与阴谋论,网络喷子,极化信息,虚假的代入感,情感宣泄。通过让玩家在游戏中识别虚假信息,能够让其在真实生活中识别出虚假信息。


Bad News Game中的6种勋章
另一个通过游戏来对抗虚假信息的案例是The story loom,通过观察玩家如何选择不同证据来支持某一虚假言论,研究者考察虚假信息的连贯性和其传播效力之间的关系,找到虚假信息传递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
如果能够提供不会与一个人的预设观念相冲突的信息,从而打击虚假信息的论据,就能够让本来不愿意走近真相的人接受一个更准确的观点。
前文分别从社会和个体层面,讨论如何识别出虚假信息,可以看成是阻断虚假信息的传播链,但更关键的是,在虚假信息传播前就对其进行干预、防患于未然。这需要普遍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
然而仅仅让大众知道碎片化的科学知识并不利于科学的传播,更为关键的讲述科学的方法论。例如,让更多人对“概率”有正确的认识,明白符合怎样的规范才能称之为科学实验,具有什么样的证据才能称之为“科学的”。
提升对科研过程的认知,能够让大众自动过滤掉巧合式的虚假信息。




对抗虚假信息:一场无限游戏
面对网络中越来越多的谣言,大众往往会指责提供消息的平台,认为这些巨头应当采用更好的算法,去识别出传播假新闻的账号。
然而,根据加州大学统计学家在《The misinformation age》中指出的,平台加强对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其结果不能够根除虚假信息,反而会让造谣者的技艺更加提升。
正如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超级细菌,一味的打压造谣者,只会让谣言变得更具传播性,更加真伪难辨。
因此,不管是科普人士,还是对谣言泛滥感到不满的大众,都需要认识到,和虚假信息的斗争,是一场无限斗争,不能期待毕其功于一役或是找到万灵药,而是要采取“无限游戏”的心态,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无限游戏中,最关键的是让游戏继续下去,为此,不应该关注短期的曝光量,而要关注长期的信任培养。
如同普通人,科学家的思考过程,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因此其结论,只可能是阶段性的接近真相,而不是等同于真相。在科普文中,不论是将科学神秘化,还是低幼化,都是不可取的。
《The misinformation age》这本书针对科普人士,提出的建议是直面科学本身的三个局限性,分别是有限的样本量,选择性的使用证据,带偏见的预设。
作者指出,只有坦诚的向大众沟通,才能在长期换来大众的信任。否则,一旦某项广为人知研究的结论被新的证据推翻,大众就会认为科学家作为一个整体缺少公信力,从而不愿信任科学。
除了构建信任,无限游戏玩家还需要扩大自身,让自己所代表的理念传递下去。
为此科普人士需要不断地培养“后浪”,普及传播技巧,降低传播门槛,同时让有志于科学传播的人,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
庄子渔父中讲到”处静息迹“的预言故事,正适合我们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试图通过接收到更多更新的消息,来避免虚假信息,就如同畏影恶迹的愚人,“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对于个人来说,避免虚假信息,需要选择信息来源,并提升自己对虚假信息的警觉度,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信息,主动批判性地追溯信息源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战胜”虚假信息?人类需要更多“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