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游记》第2集:好好说话很重要!
《新游记》第二集上线了。在第一集中,《新游记》讲师、著名心理学人叶壮老师讲述了一个道理:“电子游戏是下一代人的交流平台。家长只有在了解它之后,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引导他们健康游戏。”在第二集中,他聚焦于数字时代的亲子沟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实用小技巧。他说:“先要解决亲子沟通的问题:真诚、耐心、不刻意的沟通才是亲子关系的前提。”课前划重点:
[*]家长跟孩子吵架究竟是因为游戏还是生活琐事?
[*]自上而下的沟通模式有效吗?
[*]家长跟孩子的交流意愿对等吗?
[*]怎样实现高投入交流,进行有效沟通?
建议您点击上方视频观看完整课程,以下为文字精选版。
DN.A计划 | 这是数字原住民计划(DIGITAL NATIVES. ACTION)的简称,该计划希望能够为在数字时代感到焦虑的父母,提供和网络教育有关的各种知识。
主讲人 | 叶壮
家长们首先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您家的问题出在游戏上吗?关于这个问题,家长和孩子的答案,很可能不一样。
一些家长认为,玩游戏纯属浪费时间,如果孩子们将打游戏的时间用来学习,孩子们的学习就会更好。然而,事实上,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限制了孩子们所谓的玩游戏时间,就必然会转化为高效精进、学有所成。
就算没有电子游戏的时代,也总会有东西看上去侵扰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因此,游戏、电视、小说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根本在于教育模式、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大量家长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第一步就错了,即问题问错了,再好的答案,也解决不了问题。不管您是父母还是孩子,请回想一下:
▶上一次您在亲子交流中就某个事物交流看法,是什么时候?交流内容是什么?
内容也许跟辅导作业有关、也许跟同学关系有关,甚至也许是孩子想买双好鞋而家长觉得太贵了。可以发现,这些交流,都带着点自上而下的劲,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在里面。家长觉得不说不行,孩子八成不爱听。这种交流,其实占据了普通家庭中亲子交流的大多数。
请再回想一下:
▶上一次,亲子间眉飞色舞地相互交流,又是什么时候?
也许是一起看球赛,一起吐槽别人,或者一起聊了聊“真拿妈妈没办法”。这样的交流其实很平等,有交互,有共识,有产出,它是一次有价值的对话。
还有一种场景,就是孩子满满的倾诉欲,来找家长聊某件事,而家长要么是嘻嘻哈哈一笑带过,要么是点点头而已,反正也没听进去。
家长之所以做此反应,可能是因为孩子谈的话题幼稚,可能是因为孩子聊的内容家长已经知道。当孩子试图影响父母的时候,父母“拒绝”了他们,就像我们让他们好好写作业、不要在学校丢三落四、别驼背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做的一样。
在很多家庭中,这种情况也不少见。总之,就是那种你说你的,我就听着,也不交流,我不反对,也不支持。
这样的交流就像是“鸡同鸭讲”。
因此,其实家长与孩子的交互,不管聊什么,都必然会落在一个系统中。这个坐标系的两轴,分别是来自孩子的交流意愿以及来自父母的交流意愿。
这两个轴,将孩子与父母的交互,区分成了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意愿都强烈,在这个象限的交流都属于“有效沟通”。这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第二象限:家长说教,家长想说孩子不想听,这是大多数家庭的问题;
第三象限:各玩各的,佛系相处,孩子家长都不想说,看似和平,实际上有点“丧”;
第四象限:又是因为孩子爱讲,而家长不乐意陪着,长此以往,家庭关系就会向第二象限和第一象限靠拢。但是请注意,有效沟通不等于有趣沟通,发生在这一象限的交流体验如何,主要取决于亲子双方对于讨论内容的共识度高不高。
比如您跟您的爱人抢遥控器,老公想看足球,老婆想看综艺,这时候你们的交流意愿都很强烈,但是达不到共识,就会进入“有价值的争执”,最终决定卧室里再买个电视,这样分开看,大家都开心。再比如我跟我大儿子之间的“卧谈会”,我们双方的共识度很高,交流意愿也很强烈,那自然就出现了高投入的交流状态。
回到电子游戏的话题上,叶老师表示,那些因为孩子玩电子游戏而出问题的家庭普遍有这样一个共性特征:
他们一般都处于交流意愿极为不对等的状态。孩子想跟外界聊的,是电子游戏本身,而家长想跟孩子聊的,只是电子游戏管理。双方都在自说自话。长此以往,孩子当然不愿意再跟家长谈了。而只热衷游戏管理的家长,搞不定喜欢游戏的孩子,慢慢的家长就越来越暴躁,甚至一刀切的管理。
那么为什么家长跟孩子没法好好沟通玩游戏这件事?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其实都没打算好好沟通。
▶家长该怎么跟孩子真正好好沟通呢?
叶老师给了家长三点小建议:
▌第一,不刻意
家长需要找一个并不那么刻意、专门的机会,比如接孩子放学的路程中,去超市购买零食的途中,一起共进晚餐的时候,既能聊一聊,又不至于显得太刻意。
▌第二,真诚交流
我更建议家长们真的去和孩子交流,而不是换一种相对柔软的方式,在沟通中逼迫孩子就范。很多家长在这种沟通中,其实就是换了一张和善的面孔,同样在强加自己的态度和要求给孩子,孩子怎么想并不重要,家长心里其实有了一个不容更改的方向了,那其本质依然只是单方面的宣贯。
▌第三,耐心等一等
我甚至建议家长可以耐心地等一等,而不是专门去营造与寻找沟通的机会。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沟通的场合总是会发生的,当一切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时候,双方也就会更加舒服地去沟通。
如果您还是没有头绪,那不妨先想想这些问题:
▌你们家的交流,你们家亲子间的谈话,主要集中在哪个象限里呢?
▌当你们谈话的主题集中到电子游戏的时候,又会集中在哪个象限里呢?
▌你们家的亲子沟通里,哪种沟通类型的占比最多呢?(说教?取悦?佛系?有效?)
▌如果你是孩子,你最喜欢父母采用哪种交流的态度?你更倾向于什么样的沟通场合?餐桌上?放学路上?一起锻炼的时候?
最后,叶老师还真诚地建议您继续学习我们接下来的课程,因为后面的内容,不管从沟通素材、沟通技术、对孩子的理解深度上,都能非常有效地帮到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