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发表于 2019-9-2 19:46:10

3次创业2次敲钟,互联网老兵姚劲波和他「神奇」的58帝国|CEO来了第一集预告

编者按:一般而言,企业的战略动作,一定是分析行业状况、审视企业资源,结合管理团队特别是一把手特质,三者所开出的融合之花。
《CEO来了》上线期间,每周一会推送一篇行业观察者文章。在每周三聆听CEO前,让我们跟随观察者的视角,熟悉这个行业,了解这家企业,走近这位CEO。
第一期嘉宾是58同城创始人、CEO姚劲波。
2005年,北漂青年姚劲波因为租房被骗1200元,怒而创办了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希望做“一个良心的信息中介平台,不要坑人,要造福社会”。
58同城早期照片

彼时,中国互联网还是门户网站的天下,租房、蓝领招聘、黄页……这些需求大多低频,是一个“脏活累活”市场,不被市场重视。
14年过去了,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线上交易规模已达到15620.7亿元(数据来源:易观《2018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年度盘点》),同比2017年增长56.3%。受消费升级和新零售的影响,预计未来三年,本地生活行业规模还将继续稳定增长。
图片来源:易观《2018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年度盘点》
今天,姚劲波的身价也已突破百亿。
58同城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业务领域已覆盖招聘、房产、汽车、本地生活服务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旗下58同城、安居客、转转、58同镇、58到家、58金融、驾校一点通、赶集网、中华英才网也都成为耳熟能详的品牌。


纵观中国本地生活服务行业这14年来的演变,有以下几个发展脉络:
第一, 覆盖的生活场景逐渐完整。从最早的租房、招聘,黄页,到如今的家政服务,驾校、二手交易、家教等,可以说已经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 由最初的大而全、重规模化,演变成如今各个垂类赛道都有头部企业冒出,依靠差异化打法和精细化运营,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
第三, 由原先的一二线城市逐渐聚焦下沉市场,越来越多的服务开始全面覆盖三四线城市乃至村镇一级;
第四, 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中原有消费流程中的低效耗时、时间和地域限制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和改善,重构了“人、服务(货)、场”之间的关系。
身处其中的58同城,恰好完整见证和追随了中国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演变过程,它在各阶段的战略谋定及打法动作,可以说是近距离观察行业变迁的有效样本。

2005-2015 规模化+付费会员的突飞猛进
规模化发展
分类信息网站的鼻祖是美国的Craigslist,走的是“小而美”的道路,以非盈利网站自居。
58同城作为中国版的Craigslist,走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它选择了规模化之路,这几乎也是当时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共识和普遍策略——在拥有巨大人口红利的环境中,借助资本力量,快速跑马圈地、做大体量、抢占市场。58同城努力构建庞大的线下团队和众多的城市分公司,尽可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中国每一个城市角落。
在规模化发展策略的基础上,58同城另辟蹊径找用户。在PC时代,互联网覆盖率不高,上网用户以高知人群为主,即使到了2005年,互联网用户数也才刚突破1亿。58同城聚焦的是餐馆老板、中小企业主、房产中介等规模更大的人群,他们有着更旺盛和高频的信息获取、发布和交易的需求——招工、租房等等,套用今天的热词,58同城当年就已开拓了“下沉市场”。
为了抓住这部分规模更庞大的用户,58同城采用高密度的广告轰炸,外加大量销售团队的线下地推。考虑到有些中小商户对互联网还不太熟悉,58同城甚至在天津建了一个客服中心,帮助客户发帖。

选择杨幂做代言人,也是考虑到她在普通人中的影响力

建立付费会员体系
2008年,58同城上线付费会员制,会员可享受优先发帖、快速建站、刷新等服务;2012年,58又推出竞价服务,会员可通过拍卖获得优质广告位,同时,这些广告位会定时进行重新竞价。在这个体系下,会员越多,发帖越多,为了持续获得更好的广告位,竞价则会越多,58同城的收入就越高。
58同城通过信息发布和获取,获得了大量用户,掌握了流量入口,最终通过会员服务和广告收入完成变现,实现闭环。
2010年,58同城营收1100万美元;2013年,营收1.457亿美元,净利润达878.5万美元。有媒体统计,58的毛利率高达90%。这个几乎无本的商业模型,也让58同城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2013年,58同城在美股上市。


2015-2019 合并、自我拆分、农村互联网
与赶集网的合并
2015年,在激烈厮杀了8年后,58同城和它的竞争对手赶集网宣布合并,老冤家最终成了一家人。这在姚劲波的职业生涯、58同城的发展历程甚至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中,都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58同城和赶集网前后脚成立,产品和业务诸多相似,竞争态势你追我赶,此起彼伏。2014年,平台类移动生活APP累计用户市场份额中,58同城占据40.6%、赶集网占33.4%。
令大众记忆犹新的是双方的广告战——赶集请了姚晨代言,58马上请了杨幂,赶集随后又将代言人升级为范冰冰。
除了广告上的比拼,团队间人才也争夺激烈:姚劲波三顾茅庐,终于挖来了陈小华——彼此陈在赶集网,仅用半年就让流量超过了58同城。陈小华上任后,8个月就将58同城的流量从20万突破到了100万。这不仅拉大了58同城和赶集网的差距,也为58同城行业第一的位置奠定了基础。
二虎相争的局面,让两家公司消耗了过多的资源。以广告为例,2015年赶集网和58同城的广告预算约15亿元。15亿什么概念?当时京东一年的市场费也不过如此。惨烈竞争的恶果直接反应在了58同城的利润上,据腾讯科技报道,2014年全年,58同城总营收为2.65亿美元,净利润2260万美元,净利率为8.5%,低于2013年的13.4%。
除了利润降低,非良性竞争也让两家公司不得不把精力消耗在老战场,难以拓展新业务。而在当时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各垂直领域已开始跑出各种创新模式,例如Boss直聘、拉勾、咸鱼等等,这些产品的出现,都在快速分割58同城原有的市场份额。
尽快结束和赶集网的竞争,才能让58同城腾出手来,去进行更有意义的业务创新。于是,姚劲波主动开启了这场艰难的合并谈判。
最初,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根本就不愿意谈,而姚劲波持之以恒,每天早上都短信轰炸,还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合作的意愿。姚甚至和媒体说过“那段时间,杨浩涌在他脑中所占的带宽,比自己太太还要多”。
他不仅和杨浩涌谈,还要和赶集网的所有股东一对一谈,甚至每人不止一次。这些人都有不同的诉求,各方利益纠缠在一起,讨价还价从未停止。“我一个人跟7、8个人谈,我和杨一直在谈,中间谈崩好几次,恨不得砸了酒瓶。”姚劲波回忆道。
最终,在新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双方终于在2015年2月坐下来,正式商讨合并的可能性。而2015年4月13日的最终谈判,更是一场长达20小时的车轮战,超过了滴滴和快的13个小时的记录。
杨浩涌(左)和姚劲波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 58同城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完全稀释后),近10年的竞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的意义,首先在于减少了资源损耗,当时分类信息网站正从纯信息模式向服务和交易模式升级,持续的过度竞争,显然不利于双方在招聘、汽车、房产和生活服务领域的深度布局,合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其次,双方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例如赶集在汽车行业的优势,58在房产方面的优势;当然,最大的意义在于,双方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去发展新的业务。如果两家没有合并,也许今天瓜子二手车、58到家、转转等知名产品的轨迹,都将被改写。
而姚劲波在这场合并谈判中,也向外人展现了他的韧性、耐心和果断。
自我分拆之路
移动互联网元年在2012年到来,行业中原先的“大而全”和“规模化”,逐渐让位于“垂直领域”。58同城的各个业务领域,都不断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比如二手的闲鱼、招聘市场的Boss直聘、租房市场的贝壳。这些都推动着58同城需要快速寻找自身的突破,姚劲波在公开采访中说:“传统的分类信息市场经过十年时间发展变化,已比较成熟,往深入、闭环和O2O转化则刚刚开始”。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58同城开启了自我拆分之路。
社区O2O服务领域拆分出58到家,2015年完成3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二手车领域拆分出“瓜子二手车”,2019年2月完成新一轮15亿美元融资,估值66亿美元。
二手交易平台拆分出“转转”,2017年4月完成2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而58为什么选择拆分这些垂直领域呢?
首先,拆分可以让这些项目获得最大限度的独立发展空间,接触更多外部资源,更专注地做好垂直领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盈利能力;
第二,这些项目独立发展的同时又可以彼此形成矩阵,构建属于58同城的生活服务大生态;
第三,将烧钱业务剥离,可以减轻对集团自身的影响。
至此,姚劲波打造了以58同城、安居客等一系列大流量平台为基础,在垂直领域孵化项目,时间成熟之后将其独立拆分的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让项目独立发展,获得外部资源,未来有机会能对58集团和其他业务提供支持,并最终打造一个完整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系统,解决用户各类生活服务需求,挖起一条更深的护城河。

58同城如今业务格局
农村互联网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流量红利逐渐见顶,下沉市场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蓝海,已被行业共识。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城市分布中,三四线网民占比高达 55%,且增速较快(三线及以下网民用户增速达17%)。
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姚劲波,在2017年上线了“58同镇”。媒体这样定义58同镇:收集发布当地政策公告、农产品销售、求职招聘、商业推广、乡村出行、乡村旅游等民生信息,在58同镇App和各类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打破“信息孤岛”,以“授人以渔”的方式推动产业扶贫。


与58同城相比,58同镇更注重人在提供生活服务信息这个链路中的节点作用。中国每个乡镇都是一个熟人社会,而这个熟人社会之中,存在一类有社会影响力和责任感的人,58同镇找到并培训这类人,成为58同镇的本地站长,让他们来收集、整理和传播信息,以串联和打通信息服务与用户。
截至2018年7月,58同镇已在全国开设10000多个乡镇信息站点,日均发布信息近21余万条,影响超过2400万人次,在832个贫困县开设站点超过2800个。
当58同镇在农村市场初具规模后,58部落这个农村社区平台上线,其通过打造线上内容社区,来沉淀农村互联网用户。58部落以“记录真实生活,收获温暖回应”为平台定位,鼓励用户基于生活服务领域,进行线上发帖、评论和问答。目前,58部落拥有超过110个职场、房产、汽车、公益、交友、兴趣、老乡等模块部落,用户覆盖近380个城市和过万乡镇。
58同城在下沉市场的一连串打法,显示其希望通过“提供本地生活信息服务+本地关键人物节点串联+社区内容沉淀用户”的模型,在农村互联网市场开疆拓土。而这样的模式能否见效,能否为整个58生态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优势,则需要更多时间和观察。
中国互联网创业老兵姚劲波
关于主帅姚劲波,这里也再多说几句。


1999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姚劲波先在银行短期工作过,很快就于2000年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创办国内域名交易及增值服务网站易域网。
作为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姚劲波是国内最早收藏域名的,并拥有国内最多2位数数字域名,后来崛起的虎扑网(hupu.com),也来自他的收藏。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喜欢收藏域名,就像有人收藏红酒和字画一样。”当被问到域名价值几何时,他说“按市场价值,可能超过一亿吧”。
在创办58同城之前,他与朋友还在2001年联合创办了学大教育,并于2010年在美股挂牌上市。
除了是一名连续创业成功者,姚劲波还是一位投资人,58同城也有自己的投资基金。


小腾老师的拍摄后记
第二季《CEO来了》第一期,我们邀请了创业老兵+投资人姚劲波做客节目,在他的办公室里,完成录制。

在此之前,我们对姚劲波的印象,是前几年他上电视节目的身影——怎么说呢,总感觉企业家慎思笃行的气质,与闹腾的画风有些格格不入。据说刚开始效果也不太好,甚至播出后一个镜头都没有,但为了宣传公司,他还是认真研究起在电视上应该如何表现自己……

姚劲波曾参与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的录制
而这,和三顾茅庐挖陈小华、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合并赶集网一样,或许就是姚劲波特质的一面——吃得了苦、沉得住气、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种“进击”的姿态,用他的家乡话说,是“霸蛮”。
而在拍摄现场,在姚劲波娓娓道来的那个春日下午里,作为一个基本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从业者,一个20年里三次创业、三次成功的老兵,他又展现出了他的另一面——谈笑风生、宠辱不惊、云卷云舒……这种“平静”的姿态,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已经修炼到始终把情绪控制在20%波动内”。
除了关于行业、业务、管理的干货观点,行业老兵姚劲波还率性抛出了很多金句,随手拈来如下:

谈互联网热门现象:58同城不裁员、不减薪…很多企业996、裁员,都是一种对外界的过度亢奋和过度焦虑情绪;
谈战略判断:58做任何一个TO C的品牌都是需要我批准的,今天TO C想在用户心中有一席之地,至少得有十亿美金的投入;
谈发展节奏:太多创业者因踩不到鼓点而倒下。过去给创业者纠正错误是以年为单位的,而今天,市场是完全不给你修正机会的;
谈热门互联网公司:我从不让我的家人看抖音;ofo该站队、该大整合的时候要整合,不能有太多的犹豫和自我;我要看瑞幸的数据才能判断它是否值得投;
谈互联网人物:雷军非常有感染力,对身边兄弟很好;快手的宿华很理性,学习能力很强;映客的奉佑声是有天赋的人。
除了烧脑干货,当然也聊了“八卦”,比如,为什么9年来都选杨幂做代言人?
点开视频花絮,看看直男姚劲波的回答吧:
https://v.qq.com/x/page/r0921t16d2b.html


完整对话锁定9月4日18:00第二季《CEO来了》第一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次创业2次敲钟,互联网老兵姚劲波和他「神奇」的58帝国|CEO来了第一集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