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邦 发表于 2019-2-26 08:51:45

微信与游戏:母亲们的新秀场 |《腾云》68期精选

母亲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但以微信这一“切口”进入她们的世界时,你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
她们时不时发段心灵鸡汤,动不动晒下孩子照片,还爱晒自拍。她们热衷微信群,也爱游戏人生。有人沉浸在网络游戏中,有人喜欢微信生活里的“玩”。微信里的母亲,似乎和过去的母亲形象大相径庭,但不论怎样,对于她们来说,微信与游戏是一种新的私人生活“秀场”。
孙信茹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媒介人类学研究者
因为研究的关系,我带着自己的学生,进入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母亲。我们不仅观察别人的母亲,而且还访谈自己的母亲。和以往常规性的访谈不一样,这回我们不仅与母亲们面对面,还走进虚拟世界,去体会她们在微信里的社交生活。 于是,我们发现,微信里的那个母亲,似乎多了不少“陌生感”。

1最熟悉的陌生人
—————对我来说,妈妈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人了,如今却要正式地研究她,这种感觉是新奇的,却也似乎有些无从下手。以前,不会特别关心母亲都在朋友圈里发些什么内容,更少会去评论或点赞。当真正走进妈妈的朋友圈,猛然间发现自己竟从未真正了解过她,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如何表达与宣泄自己,我都不甚了了。每日刷朋友圈是我的习惯,浏览朋友们发的文字、图片,然后通过给他们点赞、评论来获得一种参与感、满足感。在所有人发的朋友圈中,有一个人发的内容是我最不愿意看的,每次我都迅速划过,心里还时常产生一股怨气,心想:我的天,我妈怎么又发这些心灵鸡汤了?这是她今天的第几条朋友圈了?为什么她发在朋友圈的话,总是夹着几张网络上下载的图,很奇怪啊。说实话,我实在有些无法理解母亲的微信朋友圈。梳理了那么多和我母亲谈话的内容,看了她发的朋友圈,我试着开始理解她使用微信的逻辑。微信朋友圈是母亲角色的延伸,这是我最感动的地方。以前,母亲盗用我发在QQ或微信上的照片,她不仅保存,还编辑了发到她自己的朋友圈,我总是很反感。可是,当我那天整理她朋友圈的时候,发现从高考开始直到我考研,母亲一直用微信记录着我人生的重大时刻。翻到我高考那条朋友圈的时候,我忍不住流泪了。
在对中老年女性微信和社交媒体使用的研究中,我一直犹豫,到底用哪种视角和叙述方式更能展现这个群体的微信生活。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微信已然成为一种完全自我参与式的文化“书写”和实践过程。这种“书写”,可被视作个人相对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对于中老年女性而言,这点也概莫能外。 对中老年女性微信运用的分析,再沿着这条老路,也未尝不可。可是,当我在听一个个和自己母亲相关的故事和叙述时,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忙碌的母亲,她们的故事藏在额头的皱纹背后,虽然带着母性的温暖笑容,却经常是孩子们无法完全理解和认同的那个人。当孩子们以微信这一“切口”进入母亲的生活世界时,他们居然发现,自己的母亲,竟也可能是那个奔放、个性、有喜有悲的鲜活个体。 社交媒体,不仅提供给中老年女性一个自我书写和释放的可能空间,更重要的是,母亲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延续到了微信中,可是,那又是一个和昔日母亲截然不同的崭新形象。毫无疑问,微信,在这里成了母亲们社会身份的言说工具,而且这种身份变得更加多元化。于是,我毅然决定将重点放在了“母亲”这个角色和身份上,想看看,这个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着怎样的微信秀和社交媒体新生活。

2学微信
—————我是2012年开始使用微信的,女儿教我的,之前只会用手机短信。刚开始使用微信时不太熟练,隔不了几天就又忘记了发朋友圈的步骤,女儿反复教我几遍才慢慢学会了手机拍照、简单编辑图片和文字,学会了如何关注公众号,如何收藏自己喜欢的图文和使用微信运动,还学会了用微信与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东西。自从学会使用微信以来,感觉视野和生活圈子也更广泛和丰富了,因为全国各地的同事、朋友、亲友都能在群里互动,彼此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这种奇妙的感觉是以前没有过的。
新技术的掌握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似乎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然而,今天社交媒体对全民的渗入和影响,使得本不具有技术掌握优势的母亲们也极易对这种技术产生亲近感。一旦学会使用,她们很可能就迷恋上了这种技术。 当然,母亲也未必都是新技术的被“反哺者”,事实上,今天的女性和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已经有了极大的差异。母亲,也可能成为技术的“教育者”和“传播者”。我们访谈的一个母亲,就是这样的例子。


这位母亲在2013年开始接触微信,她发的第一条朋友圈内容是:“金桂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一年就花开一次,厚积薄发的美丽,可谁懂她孕育的艰辛和寂寞”,配图是一张金桂的图片,微信内容仿佛在暗示着对自我角色的理解。和自己已经上大学的孩子相比,这位母亲的微信使用时间更长,而孩子之所以使用微信,也是因为母亲的推荐。回忆刚刚使用微信时的情形,这位母亲说,自己在师范学校的好姐妹都在使用微信,而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被她们取笑说out了。于是赶紧下了个微信,摸索了一两个小时,基本的功能就学会了。面对新技术,中老年女性未必就是技术的弱势群体。

3热衷微信群
—————马灵退休前在市政府工作,从2014年开始使用微信。朋友圈里主要是出行游玩的照片和视频,也时常会发一些朋友家人聚会的照片、鸡汤文、养生类的文章。除此之外,马灵最热衷的是加入了十几个微信群。这些微信群五花八门,主要有单位退休群、党员支部群、美国货淘宝群、老单位的人员群、老年大学舞蹈班群、老同学群、羽毛球队群、老年大学钢琴班群、国货淘宝群、健走群。马灵坦言,这些群,已经构成了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交往网络。每天看大家在群里说话,即便自己很少发言,却也获得了一种现实生活中难得的“存在感”。
可爱的老爸老妈(图片来源:本文作者)
潘华英年轻时在供电局工作,18年前随丈夫调到昆明工作,她也因此转行到了丈夫的工作单位工商银行。如今已经退休的她,在微信里异常活跃。她共有20来个群:同学朋友群2个,家人群3个,同事群5个,老年大学群5个,健身群1个,电台粉丝群(投稿人)、影友交流群3个,各个群里的人不少是重叠的。热衷于交往的潘华英在微信群里,喜欢和大家交流。她发布朋友圈的频率很高,2-3天就会发布一次朋友圈。 张芬去年刚退休,退休前曾是昆明市某重点中学的高中化学老师,而且是昆明市化学界的名师。她的微信群主要有同事群、退休教师群、补习学校群、同学群、家庭群、老年徒步群、歌友群等,一共10个群。在徒步群里,张老师是积极分子,经常在里面发言称赞别人,或者传送照片,或发送广场舞视频,以便聚会的时候一起学习跳广场舞。每次聚会,张老师都会很认真地跳起广场舞,教大家怎么比划动作,让大家跟随她一同舞起来。 中老年女性,尤其是那些到了退休年龄的女性,多被人们看作是处于社会边缘位置的群体。但是,微信和社交媒体的使用,为她们开辟了另一个活动与交往的空间。那些形形色色的微信群,不仅再现着她们现实中的社交关系,更延伸出新的社会关系。

4游戏人生
—————“我母亲算是开心消消乐的重度用户。她玩这款游戏大概有两年,每天都会一直玩到体力不支。不过,她从来没有往里面充过钱购买体力,她认为充钱是最没有意思的玩法。”我们调查的一位母亲喜好在手机上玩游戏,如果说,过去我们将“玩游戏”的母亲视作“另类”,而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母亲们时不时拿起手机,沉浸在一个新的游戏世界中。这位母亲,曾经开过网吧,那时就已经通关了“血战上海滩”“植物大战僵尸”等好几个电脑单机游戏。谈起如今玩的开心消消乐,她超自豪地说自己已经玩到了999关。她说最近运气很好,有时候一天可以通三四关。但是运气不好的时候,四五天才能过一关。这位母亲的姐姐也在玩这款游戏,她在自己手机上玩不够,还在丈夫手机上也下载了。两人见面,随时都要比谁通的关多,谁超越了谁。甚至有一次她要换手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心消消乐是不是得重新打,为了这件事还纠结好几天。


手机里的“游戏人生”并不完全和网络游戏有关,一些女性将现实生活中的娱乐活动,也搬到了网络之中。朱阿姨创建了一个“五星山歌群”,专门在里面对歌和演唱。“来跟姐姐你说呀声,我现在捏在做事情,山歌捏呀我不会唱,发个红包呀请高人”,“我喊声妹子呀听我说,很想和你唱呀么山歌,可惜我肚子么饿得很,等我吃饱来挨你唱。”歌词都是自己即兴创作,内容也来源于生活,搭配上独具特色的云南方言,就编成了云南特色山歌。建这个群之前,朱阿姨已经加入了二十几个山歌群,但她觉得有些群不太好玩,大多数人都是来聊天的,唱山歌的人很少,就退出来了。山歌群就是以山歌为主打的,平常聊天的语音也是在互相邀歌,熟络的朋友也会聊日常生活。从早上六点多有人起床开始,这个群里就一直充斥着山歌声,一直延续到深夜一两点,最活跃的时间段就是晚上七八点直至深夜。 谁能说,游戏只属于年轻人呢?在游戏中,个人技巧、情感的投入,瞬间灵光的闪现,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这也是难得的经验和感受。更重要的是,在微信的生活里,她们的游戏范围大大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游戏概念。譬如,山歌,是她们独特的游戏方式。或许,身体的展示,也是她们的一种游戏方法,就如有的中老年女性在面对自拍摆出的各种“疯狂”的动作之时,她们对自己的解释就是:这就是玩啊。

5追忆
—————妈妈们的团体秀(图片来源:本文作者)
教学名师张芬的昔日光彩,我们不仅可以听她讲述,更难得的是,进入微信,我们可以一睹张老师年轻时的芳容。张老师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老照片,里面有和同事、各个时期学生聚会的合影。看着照片,听张老师讲往昔的故事,勾起了她从学生时代到工作时代的回忆。索性,张老师从老相册里翻出旧照,翻拍上传发了一组朋友圈,她写下这样的文字:“35年前刚毕业的我们,走进了西山区碧鸡中学,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顽皮、纯真和质朴的少年。如今他们已人到中年,事业有成,有养殖蜜蜂的;有养殖火鸭的;有种植果树的;有开出租车的;也有在IT行业的,等等,他们看起来都不算大家心目中的精英,但透过平凡看到他们脸上满满的幸福和知足!回忆起过去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里,他们滔滔不绝,有声有色地描述一幕幕的场景,满心的感谢和自责!这也许是当老师的喜悦和满足吧!” 高阿姨的朋友圈里,也时常喜欢分享自己的老照片。建军90周年的时候,高阿姨分享了自己在微信游戏中生成的军装照,照片是用自己19岁时的照片P的,配文是:终于穿上了军装。照片传出来以后,备受朋友圈好评,阿姨的朋友们纷纷将照片传给她,希望阿姨帮忙P图,并将P好的军装照、古装照(西施浣纱、贵妃醉酒、宝钗扑蝶、昭君出塞、林月如等)、卡通照、民族照(毛南族、白族、蒙古族、傣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在朋友圈进行分享。高阿姨兴致盎然,一连发了6条关于P图的内容。 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人们来说,某些时候我们需要“活在”过去。要回到“过去”,总是需要借助某些手段。当我们谈论记忆的时候,或许记忆本身已经不存在了。对于中老年女性而言,记忆中的青春和过往是那么值得流连与怀想。微信,如同一个随时可以翻阅和展示的相册,供人们对往日岁月评头论足、无限追忆。 微信里的母亲“秀”,无法穷尽。微信,仿佛为母亲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私人生活领域和秀场,她们在里面自由地书写与表达,使得微信迅速成为这些中老年女性们一个鲜活、脉动的场景,里面充满了可读、流动和可供她们自由穿梭与展示的无数可能。在社会学的研究视域中,女性的变迁,对于整个社会变迁的意义和价值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在家庭生活领域尤其如此。微信之于这些女性,开创出一个新的属于个人且容易被自己控制和创造的领域,这个领域甚至可以和家庭、工作等领域“并驾齐驱”,成为这些女性私人生活领域中一种新的可能与空间。 微信里的母亲,似乎和过去的母亲形象大相径庭,她们变得可以更加自如地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去倡导自由和个性的表达。当然,这并非说这些女性们必然就会和过去变得与众不同。从大的社会结构层面讲,对社会制度的依赖决定了当代的个体不能自由地寻求并构建独特的自我,男男女女必须根据某些指南和规则来设计自己的生命轨迹,因此,人们也在通过“从众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从这样的角度讲,微信在给个人提供自由展示之机会的同时,或许也创造了人们一种新的从众生活。但是,不论怎样,对微信的观察,尤其对中老年女性和微信的生活进行探究,你会发现,微信,已经成为今天女性们,尤其是以家庭作为重点的女性们,一种新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展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信与游戏:母亲们的新秀场 |《腾云》68期精选